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北上深领衔城市研发投入榜,省域两强差距为何拉大?

时间:2019-08-30 16:44:21 | 来源:第一财经

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经费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研发投入强度不断提高。东部沿海省份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在其中表现出色。

稳居世界第二

国家统计局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亿元,增长11.8%;连续3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速,延续了“十三五”以来较快的增长势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连续5年超过2%,并再创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李胤解读称,自2013年R&D经费总量超过日本以来,我国的R&D经费投入一直稳居世界第二。2018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2017年欧盟15国平均水平(2.13%),相当于2017年OECD35个成员国中的第12位,正接近OECD平均水平(2.37%)。

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152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2691.7亿元,增长10.5%;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457.9亿元,增长15.2%。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4 %、13.7%和7.4%。企业依然是全社会R&D经费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0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应用研究经费2190.9亿元,增长18.5%;试验发展经费16396.7亿元,增长10.9%。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5.5%、11.1%和83.3%。

这其中,基础研究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占R&D经费比重为5.5%,与上年持平。三大主体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高等学校对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贡献为51.1%,是基础研究投入的主体。

广东领先优势扩大

分地区看,2018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占13.7%)、江苏(占12.7%)、北京(占9.5%)、山东(占8.4%)、浙江(占7.3%)和上海(占6.9%)。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和浙江。

这也是2016年广东研发投入总量首次跃居全国第一后,总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国首位,并且与第二名江苏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研发强度更是多年来首次超过了江苏。

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研发投入达到了2704.7亿元,研发强度达到了2.78%。同期江苏研发投入为2504.4亿元,研发强度为2.7%。广东领先江苏200.3亿元,而2017年这一数字为83.5亿元。广东对江苏的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广东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广东从2008年以后开始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在“双转移”、“腾笼换鸟”的战略下,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纷纷加大了研发投入。在外需不是很强劲的情况下,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企业必须通过提高附加值、提高产业层次来增强竞争力。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认为,深圳、广州作为两大一线城市,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更强,现代服务业更发达,对珠三角地区的转型升级起到非常重要的服务和带动作用。相比之下,无论是苏州还是南京,江苏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都与广深有较大差距。

北上深领衔城市研发投入

从城市研发投入来看,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超过了千亿大关,分别是1870.8亿元,1359.2亿元,1017亿元(按研发强度推算)。这其中,相比京沪有大量的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最缺大学的一线城市”深圳,研发投入主要仰赖企业的力量。

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信息产业的带动下,2018年深圳研发投入占到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2%,相当于以色列的水平。2019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称,过去一年深圳在创新上持续“发力”,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科技人才加快集聚,全年新引进人才28.5万名;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内有效发明专利11.8万件。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科技、人才要素对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关键,各地也都在纷纷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9518.2亿元,比上年增加1134.6亿元,增长13.5%;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与当年国家财政支出之比为4.31%,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738.5亿元,增长9.3%,占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比重为39.3%;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5779.7亿元,增长16.5%,占比为60.7%。地方科技支出大幅增长,也显示当前各地对研发的重视程度。

尤其是当前科创板的推出,让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科技的要素更加突出,从而形成科技驱动城市、区域经济的模式,各地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这个过程中,有两类城市的表现最为突出。一类是类似深圳、苏州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城市,当前的研发投入主要依赖发达的高新企业的投入。比如华为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就超过了很多省份的研发投入。

在2018年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深圳和苏州这两座城市显得十分特殊,它们的GDP均在1.8万亿元以上,但是它们的本科高校数量却是个位数。当前,深圳、苏州等城市也在积极补足高等教育方面的短板。近年来,深圳已经吸引了北大、哈工大等一大批名校在当地设立校区。深圳计划未来10年投入1500亿元,集中资源办更多高水平大学,力争到2025年高校数量达到20所左右、在校生超过25万人,成为高等教育强市之一。

苏州也紧随其后。8月28日,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开工奠基。太仓成为全国首个拥有“双一流”高校的县级市,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也将是苏州的又一所985高校(校区)。

另一类城市则是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西安、成都等大区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高教力量十分雄厚,高教资源在城市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以武汉为例,凭借雄厚的科教实力,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武汉东湖高新区集聚了烽火通信、华工科技等数十家上市公司,是我国上市公司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武汉也成为中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

与武汉相似,南京这两年加快打造创新名城,发挥科教优势。数据显示,2018年,南京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82家,同比增长70%,总数达3126家,进而带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速领跑全省。

此外,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城市的研发投入增速也在明显加快。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R&D经费分别为13650亿元、3537.3亿元和249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14.3%和13.4%。东部地区R&D经费占全国比重达69.4%,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中西部地区追赶步伐加快,其中中部地区占全国比重由2013年的17.4%提高到2018年的18%,西部地区占比由2013年的12%提高到2018年的12.7%。

(来源:国家统计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