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合肥高新区加速技术转化 量子通信跑道蓄势待发

时间:2019-09-29 19:44:19 | 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科技创新的努力正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合肥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发源地,孕育了一批包括科大讯飞、国盾量子等在内的中国骨干科技公司。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走进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合肥高新区。在这里,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

AI创新平台的“高地”

走进高新区著名的“中国声谷”,在展示厅内,记者看到了能听话会打字的鼠标、交流无国界的AI翻译棒、网络爆款产品“阿尔法蛋”等。

据介绍,“中国声谷”是由工信部与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重点合作项目,也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包括以科大讯飞公司为主的核心区、孵化区以及多个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特色鲜明的产业园。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中国声谷”的孵化区集聚了合肥市一半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达到600多家,培育和引进了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国盾量子、科大国创、中科寒武纪、联发科技、北京君正、航天信息、新华三、腾讯、阿里、ARM等行业龙头企业,同时集聚了科大讯飞智能语音、中科类脑智能、神州泰岳智能写作、金山智能语义开放平台等一大批全国领先的开放创新平台,已经形成全国AI产业开放性创新平台最密集高地,2018年实现产值650亿元。

工作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道,自2017年科大讯飞入选首批国家四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以来,截至今年1月,讯飞开放平台开发者总量约100万,总应用数59万,累计终端用户数22亿,日均总服务量47亿次,AI大学学员总量26万。2018年科大讯飞实现营业收入79.17亿元,同比增长45.41%。

在“量子大道”上腾飞

在合肥市高新区,有一条横贯东西的云飞路,是远近闻名的“量子大道”,密集布局着一批量子领域骨干企业——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中创为量子等十多家量子通信领域的初创公司。这些公司已牢牢占领了“量子跑道”,正在蓄势等待“起飞”。

合肥高新区作为正在筹建的全国唯一的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的所在地,正在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打造中国量子中心。目前高新区设有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及“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合肥总控中心,率先在世界领域开展量子远程大规模保密通信应用工程。

本源量子由中科院院士郭光灿团队创立,是国内第一家以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开发和应用为主营业务的初创型公司。近年来,本源量子上线全球首个基于半导体量子芯片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初步建立了量子语言标准QRunes,开发研制了量子编程架构QPanda。

去年年底,本源量子向世界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款国产量子控制系统——本源量子测控一体机。目前,该公司已拥有超过10种各类量子计算芯片、量子功能芯片产品,推出基于32位量子虚拟机的量子计算免费体验平台,成功仿真64位量子电路。

同样在去年10月,国仪量子在合肥宣布中国首台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诞生。这一“国之重器”的核心技术源于杜江峰院士团队,由国仪量子转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正式商用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在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自动化控制与测量、脉冲成像技术、医学诊疗等诸多科学研究领域以及相关高精尖产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国仪量子成立3年来,其科学仪器产品已远销美国、德国、瑞士、以色列等国家,去年公司各类产品订单合同已接近1亿元。中科院院士杜江峰院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科技成果真正实现价值,最终要离开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目前,合肥市高新区拥有主营量子技术企业5家,量子关联企业20余家,全区直接从事量子领域的科研人员数达600人。合肥市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占全国总量的12%,排名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

除了量子产业外,由中科大先研院、中科院创新院等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市场化共享开放平台构成的政产学研合作体系,近三年来通过实施名校名所名企合作战略,累计建设各类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近100个,转化各类成果800余项,孵化企业600余家。

合肥高新区还依托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和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的“健康智谷”,依托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加大对精准医疗、类脑科学、基因诊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发展力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