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直销企业权健曝出的虚假宣传风波,让公众对营养保健品行业的信任度降至冰点,一些非直销企业也受到拖累。
从非直销营养保健品生产企业或分销企业披露的三季报来看,包括汤臣倍健(300146.SZ),江中药业(600750.SH)等多家企业的保健品业务都出现收入放缓的情况。
而在正在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医药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依然有不少保健品企业参展。
“今天的营养品行业面临最大的危机是信任危机,从整个行业环境来看,目前很多公司热衷于夸大产品的功能,但并没有严格安全的供应链支持,而在国外,营养保健品都是经过完整的质量体系认证,更多的投入产品研发,持续进行质量改进。”艾兰得健康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艾兰得”)董事长常亮告诉记者。
与其他参展商不同的是,艾兰得是一家国内企业,之所以得以两次参加进博会,主要是由于参展的展品来自国外,包括来自荷兰的草本营养品牌Bloem,英国血统的肠道健康专家品牌BioCare,以及澳大利亚的高端母婴营养品牌母之语等。
这些国外的产品,大多来自艾兰得投资收购的海外企业。成立于2010年的艾兰得,用八年时间投资并购,在亚洲、北美、欧洲建立了9个生产基地和3个国际研发中心,打通了全球营养品生产、研发、销售全产业链。
因此,目前艾兰得的营养保健品销售也主要在海外市场,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到2018年连续五年位列中国保健品企业出口第一位。
在此次进博会400平米的展台上,艾兰得就集中展示了旗下全球供应链实力,海外营养品品牌、以及先进的健康生活理念,包括精准营养、专业营养、运动营养、母婴营养、草本营养及瘦身美颜等六大个性化营养解决方案。
常亮指出,通过收购后比较欧美成熟的营养保健品行业与国内对比,发现欧美的监管严格,科技研发方面舍得投入,产品更新也更加注意把握消费者的体验,这些都是国内营养保健品行业所欠缺的。
“目前国内营养保健品行业面临的挑战,除了相关法规和完整质量体系认证的欠缺,产品也脱离消费者的使用习惯,研发投入也不够,比如在国外已经有了类似Q糖一样的保健品代替药片,并与基因检测技术结合,消费者可以根据各自的测试结果选配最适合自己的营养保健品组合。“常亮指出,但中国的制造业要素齐全,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如何把国外和国内的优势结合起来,是艾兰得选择收购这条路后一直在做的。
对于之后的收购目标,常亮透露会更关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与地区额,“在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值得很好的探索,这里覆盖了10几亿人口,他们对营养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常亮指出,此外,虽然公司目前主要销售收入来源是欧美市场,但也在计划将收购投资的海外企业相关经验复制到中国,用更好的产品反哺中国市场,而这也需要把供应链,渠道,产品做到更好的优化组合,形成在原料采购,生产成本,渠道拓展,个性化定制等方面全方位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