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题:山村“变形”记
新华社记者王君璐
8月,北京城的暑气还未散去,在天安门往西120公里外的房山区蒲洼乡东村,已经是一派初秋景象。
蓝天白云之下,满眼皆绿。秀丽的风景为蒲洼乡赢得“白云深处绿氧吧”的美誉。
“山里早晚天气凉,出门记得披上件厚衣裳……”淳朴的村民见到山外来人,总免不了叮嘱几句。
很难想象,如今“卖风景”“卖空气”的美丽山村曾经是一片“山上光秃秃、到处黑乎乎”的光景。
“以前村民主要靠挖煤为生,在煤矿干活就是‘四块石头夹块肉’,危险着呢。”今年74岁的隗永功曾是蒲洼乡东村党支部书记。老人回忆,煤炭曾是村里的支柱产业,最鼎盛时共有20多个大小煤矿,村里卡车遍地,尘土飞扬。
2005年,蒲洼乡被批准为市级自然保护区,为响应北京市环境治理、转型发展的号召,东村的煤矿在同年全部关闭。
“关了煤矿,大伙就没了收入来源。咱不能让乡亲们挨饿受穷。”隗永功下定决心带领大伙闯出一条新的致富路。
养狐狸、蜗牛,种草莓、板蓝根……能想到的办法试了个遍,遗憾的是都没成功。
村两委班子四处考察学习,河北承德的大棚种植、民俗旅游等先进经验给他们带来启发。
“开煤矿是靠山吃山,关了煤矿也得靠山吃山!”当时村两委班子中最年轻的干部、如今已是村党支部书记的孙广亮建议学习承德经验,立足山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等特点发展冷凉作物,修建采摘园。
确定方向后,村两委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经过多年发展,东村建成集采摘观光功能于一体的高海拔林下食用菌基地,目前已颇具规模。
在海拔1200米的东村花台景区内,109个塑料大棚整齐排列在300亩油松、落叶松林地里。在8.2万枚菌棒上,榆黄菇、灰树菇、灵芝等17个品种的食用菌长势正旺。
孙广亮算了一笔账:目前基地年销售收入达75万元,带动35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1.6万元。
新“靠山吃山”理念不仅让老百姓的钱包鼓了,也让曾经灰蒙蒙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生态小流域治理、矿山修复、荒山造林工程也在东村渐次展开。房山区提供的数据显示,如今东村植被覆盖率达94%,负氧离子达5000个/立方厘米。“深山氧吧”吸引越来越多的城里人。
东村还成立了旅游发展公司,引入社会资本,5500米山脊观光走廊、21栋养生木屋相继建成。如今,东村年均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年均超过200万元。
东村实践是北京市近年来牢固树立并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把守护好绿水青山作为建设生态涵养区的头等大事,生态涵养力度持续加大,绿色发展态势保持良好。
“咱老百姓现在真正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食用菌基地忙活的村民郭秀云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