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第二次LPR(贷款报价利率)正式出炉。1年期品种报4.20%,上次为4.25%,5年期以上品种报4.85%,上次为4.85%。
整体而言,1年期报价小幅走低5bp符合预期。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对记者表示,按照央行测算,9月降准可释放资金9000亿元,每年降低银行资金成本150亿元。考虑到当前引导企业利率下行的需要,银行需将降准效益让利给实体经济,此前就判断9月20日1年期LPR利率将下调5bp。此外,考虑到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主要与5年期以上LPR挂钩,由于房地产调控需要,该期限LPR利率保持不变。
同日,中国债市对LPR的报价反应平淡,当日央行净投放1200亿元,但交易员普遍表示流动性仍偏紧,预计未来“震荡盘整”格局难逆。近期,利率债市场持续回调,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本周一度飙升至3.17%,较此前接近3%的水平大幅攀升。9月17日,央行并未下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仅进行了2000亿元的MLF续作,利率保持3.30%不变,当日国债收益率就开始走高,但在周四开始企稳;人民币近期则持续走稳,美元/人民币徘徊在7.1之下,业内并不认为LPR的小幅下行会对汇率造成压力。
债市对LPR反应平淡,短期纠结难改
交行金融市场业务中心高级研究员杨一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本次1年期品种报价下行5bp符合市场预期。考虑到首次LPR报价降幅有限,叠加近期降准落地,本次各报价行确实有下调的意愿和空间。但就债市而言,本次的调降幅度对债市短期偏空,市场再次下调了关于近期调降MLF利率的预期,预计未来只有在LPR报价利差充分压缩的基础上,MLF利率才有调整的可能。这也将倒逼银行通过提升市场化定价水平,进一步降低实体融资利率。
就第四季度而言,记者采访的多位债券交易员表示,债券牛市持续时间超过一年半,债券收益率水平已经处在历史低位。季度扰动因素增多,利率可能波动加剧,横盘震荡的“纠结”态势可能仍难打破。
除了此前的MLF调降失约,债券供给在年底将增加、地方债使用将撬动社会配套融资等,这将推动信用衍生。
利率长期下行仍是主流判断
尽管短期纠结难改,但对于债券收益率长期向下的判断仍是主流,近期不少机构开始采取“越跌越买”的策略。
“昨日(9月19日)我们就已经开始重新加仓,国开债收益率已经升至3.7%附近,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进场点。”某券商自营交易投资经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如果利率出现明显回调,则应该积极增仓利率债,”某股份行资管部负责人对记者称,“在经济下行探底过程中,债券牛市的方向并未改变,但是四季度债市的扰动因素将增加,同业监管、通胀预期、地方债发行等逆周期政策影响,债市长端利率可能出现调整,若调整至今年中枢位置将积极建仓参与,也可以通过波段交易来增厚收益。”
经历此前的调整,渣打近期对债券久期的看法从中性调整为积极,预计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可能会进一步走低,其研究发现,在今年7、8月的7-10年期债券交易量中,外资就占了31%。彭博巴克莱指数纳入的债券加权平均久期为7.6年,此前宣布纳入中国债券的摩根大通指数也选择了5年、7年和10年久期的6只债券,这都支持了长久期债券的需求。
LPR下行无碍人民币走稳
就汇率而言,尽管LPR下行被理解为“降息”,但并没有加剧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告诉记者,5bp的下调应被认为是边际宽松,这将不会对人民币构成贬值压力。央行同日上午还宣布将于下周在香港发行央票,这将对汇率形成有效支撑,目前美元/人民币稳定于7.1。
上周,人民币对美元累计上涨0.51%,创近三个月最大单周涨幅。“即使是LPR下调5bp,但就全球来看,中国央行的关注点更在于金融稳定,不会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这将在近期为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撑。”周浩称。
不过,各大机构仍然认为,美元在四季度将居高难下,这也和美国较强的经济基本面相关。9月19日凌晨,美联储宣布降息25bp,但点阵图显示,预计今年仅降息2次,且预计2020年、2021年将按兵不动,这意味着今年降息次数或已耗尽,鹰派降息出乎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