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市场俨然成为这几年国内云计算厂商的重点攻坚项目。
近日,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在“华为云城市峰会2019”上,向安徽的政府和企业重点介绍了首个面向大型政企市场的“政企智能升级助推器”,即依托华为的“鲲鹏、昇腾”等技术,为政企市场提供人工智能、迁移云、用云支持、等保、数字化办公等能力和服务以及各种产业扶持平台。
某种程度上,这是华为云第一次对外系统地发布集成AI、5G等自研能力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发布的地点并不是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而是选择在了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合肥。这也是华为云城市峰会2019“走访”的第十五个城市。
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在上述会议中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表示,目前华为依然在云业务上做大力的投资,贵州和内蒙古的乌拉察布的数据中心已经注册了公司,而市场上更加向下沉,力求覆盖更多的经济发展势头不错和人口密集的城市。
政企市场“交锋”
从0.01元的厦门市政务云“中标”事件到5000万重庆市政务云项目遭几大云巨头“争抢”,云计算市场的硝烟正在蔓延。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中国政务云发展白皮书(2018)》中曾预测,至2021年国内云计算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858亿元,其中政务云以813亿元规模占比高达43.8%,这意味着在云市场,政务云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
2019年9月底,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发布政务云平台采购公告,预算金额为5000万元。从金额来看,5000万的单子与一线城市政务项目动辄上亿的采购数目相比并不是什么“大蛋糕”,但却遭到了激烈竞争,最后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紫光云4家入选。
有业内人士评价,这是政务云赛道秩序正在重新建立,互联网厂商向B端的入局正在侵蚀浪潮、新华三等传统厂商的地盘,也有说法认为,这代表了云市场的发展趋势,一个由众多厂商分割的多云时代正在到来。
对于重庆市场的中标情况,郑叶来认为,未来市场上的大客户一定会选择“多云”,这是市场的趋势。
“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从客户整个业务的连续性来说,不会选择单一的供应商,一定会选择两个供应商互相备份。其次,当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的是更加稳定可靠以及安全可信的云方案,无论是从整个采购的博弈角度来说还是备份角度来说,多云是大企业以及较大项目的选择。”郑叶来对记者说。
在他看来,华为云的优势在于多年的政企经验,以及在强研发下的全套的解决方案能力,在城市的数字化中,在线化的IT能力以及对垂直领域的理解能力对于政企客户来说十分关键。以安徽为例,2017年以来,华为已经与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在云、大数据、IoT、AI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并完成了庐阳软开云基地、滁州智能家居、江淮车联网等大型项目的布局。
“多云对华为是有利的。华为云很多是第二供应商进去的,但用完发现还是一个好,如今三十多个部委等政府部门都已经选择了华为云,至少Top 10的车企都是我的客户,互联网TOP企业中,包括新浪等至少有30个公司是我们的客户。”郑叶来说。
云市场“放手”搏
2017年3月,华为Cloud BU成立。
两年多后,根据IDC的数据显示,华为云首次进入中国公有云厂商前五。从IaaS+PaaS整体市场份额来看华为云营收增长超过300%,PaaS市场份额增速接近700%。
郑叶来说,目前华为云“最痛苦”的时间已经过去。
“在Cloud BU成立之初,还有有很多‘高人'指点,比如应该如何对待数据,如何定义边界,还有和私有云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说干脆就定个边界。”郑叶来对记者表示,华为云从一开始就只做三件事,第一,把华为30多年来在ICT基础设施领域的产品以云服务的形式变现,第二,给华为自身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的数字化提供云底座,第三,给华为智能终端和消费者云提供公有云服务。
“事实证明,华为云在过去两年的方向选择是对了。”郑叶来对记者表示,现在,华为一年卖几亿台手机,有那么多的应用,如果不是跑在华为云上,很难想象现在用什么技术来支撑他们。
对于此时的华为,也许更需要更加厚实的“底座”支撑。而华为云也在启动更大规模的投资。
记者从华为获悉,华为云已在贵州和内蒙古的乌拉察布地区注册了两间新公司,主要用户数据中心的搭建,管理团队下达的指令是,多买一下光纤,再多投入一些。而另一方面,在今年年底前,华为云也将开展新一轮的调整。
郑叶来在采访中透露,华为云近日将HCSO(Huawei Cloud Stack Online)未来定为专属节点、专属云。在他看来,公有云是服务、私有云是产品,混合云是一个解决方案。
“成立Cloud BU的时候,从零开始做公有云,当时如果把私有云划进来的话,这样不费劲就把任务完成了,华为私有云团队在中国市场是最强的,再加上私有云服务器,那大家一定会优先卖私有云。所以过去两年,我坚持Cloud BU只放公有云。”郑叶来表示,但接下来将会把私有云再下放做一些功能的调整,把解决方案做得更加简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