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记者李嘉瑞)今后,北京胡同街区的环境整治要避免“南装北饰,内衣外穿”。记者从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了解到,《北京老城保护房屋修缮技术导则(2019版)》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导则中要求,北京胡同街区的环境整治要准确把握文化特色,修缮后要符合区域文化要求。
导则适用于北京老城内,即二环路以内(含护城河及其遗址)的区域,除文物保护单位、普查登记文物、历史建筑以外的胡同、院落和房屋,以及近现代建筑的修缮保护、使用功能改造、市政设施改造、风貌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当房屋出现结构发生变形、倾斜、沉降等影响使用安全情况,或构件损坏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等影响结构和使用安全以及风貌保护的问题时,需要按照导则要求进行修缮。通过修缮,达到保护和恢复风貌、结构安全、能源清洁、设施完善、建筑节能的要求。
环境整治中,要避免“南装北饰,内衣外穿”。所谓“南装北饰”,就是指将江浙皖地区的建筑形制、色彩、窗格等,用于北京老城区,混淆地方文化特色的做法。“内衣外穿”,是指将室内装饰手法或纹样、色彩,用于外檐或铺面装饰的行为,垂花门用于街面。
导则要求,应注意保留和恢复胡同内原有文化元素,塑造具有老北京文化特色的胡同空间。在施工过程中,应最大限度保留原形制、采用原工艺、用好旧材料,同时要加强对旧材料、旧构件的分类收集、统筹管理、合理使用。对于强度不够或残损的旧材料,可以降级使用。
导则还从院落和房屋两个维度,对修缮等级进行了细分,包括三类院落、五类建筑,适用范围内的院落、建筑均可对号入座,分别对应不同的修缮标准。目前,导则已在东城区雨儿胡同、西城区菜西等地试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