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2月3日电 题:被爱包围——脑瘫患儿在融合教育里重获“新生”
新华社记者韩宇、杨思琪、何山
寒冬时节,哈尔滨已是冰雪覆地。早上7时20分,从黑龙江博能脑瘫患儿救治救助中心通往王岗镇中心小学的路上,一对祖孙二人的身影会准时出现。
戴着帽子和口罩,抱着深蓝色书包,坐在小轮椅上……小松涛今年8岁,是名脑瘫患儿。年近六旬的奶奶刘继荣小心翼翼地推着轮椅,绕过路边积雪,避开往来车辆。这短短10分钟的上学路,承载着这个特殊家庭的希望。
“不抛弃”:让特殊孩子有学上
“谁来背一下7的乘法口诀?”
“我!”“我!”“我……”
“李松涛。”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
数学课上,李松涛从座位上颤巍巍站起来,流利的回答迎来同学们的热烈鼓掌。
刘继荣回忆说,出生后11个月,小松涛的身体就表现出异样,“别的孩子会走,他总是站不稳,吃饭也得大人喂……”后来,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从那时起,一家人开始辗转于各家医院和康复机构。除了站不住、走不了,小松涛右手握笔也十分吃力,他一度遇到没学上的危险。
2018年初,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为几名基本具备接受正常教育的特殊孩子开辟就学“绿色通道”,小松涛有幸成为王岗镇中心小学的一名学生,随班就读。从此,他每天既能参加康复训练,又能正常读书。
在教学楼二楼水房一角,藏着李松涛和班主任教师张颖慧的小秘密。“学校厕所在室外,他行动不便,我就给他准备一个小瓶子。只要想尿尿了,他就在上课的时候,悄悄从教室后门走到水房。等下课了,我来帮他换瓶子。”张颖慧说。
在王岗镇中心小学,像李松涛一样的脑瘫患儿一共有4名。这样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前不久,学校组织篮球操比赛。三年级患儿范儒泽除了走动,跑跳都很困难。为了让他“不掉队”,班主任教师孙玉峰让他为班级举牌子。比赛当天风大,范儒泽拿不稳,孙玉峰就蹲下来,坐在地上扶着他……“不抛弃,是教育给每个孩子的成长礼物。”孙玉峰说。
“不放弃”:每一天都拼尽全力
面对记者提问,王子垚嘴角带笑,对答如流。而两年前他刚来学校时,总带着一股旁人难以接近的“倔劲”。班主任教师杨凤翾很快察觉到,这种表现源自疾病给他的不自信。“其实他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心智比同龄人成熟。”
“别人能靠劳动吃饭,以后你要靠脑袋吃饭。”杨凤翾这一句话,让王子垚受到了触动。他开始慢慢听得进老师的话,学习上更用心了。看过的书越来越多,他经常给同学们讲故事、讲笑话,是大家眼中的“小百科全书”。
变化在悄然发生,有些还令人喜出望外。张颖慧说,李松涛刚入校时,都是由奶奶背着、抱着上楼,后来他开始自己练习走路。双手紧扣住楼梯扶手,手背的青筋都凸起来,每挪动一步,他都咬牙坚持、拼尽浑身力气,常常憋出一脑门汗。
有的同学来扶他,有的为他加油,也有的投来异样目光。这时,老师会告诉学生:“当李松涛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家就要去帮他;他能自己做的,一定让他自己来。”慢慢地,在大家的鼓励下,李松涛竟能从轮椅上走下来了。
从老师到学生,从学生到家长,“不放弃”是他们心中共同的约定。因为家庭困难,李松涛的奶奶刘继荣要打两份工,白天在康复中心做保洁员,夜间十二点到第二天凌晨六点,又到一家汉堡加工车间工作……一天算下来,她只能利用孙子上课的时间睡上四五个小时。
“孩子的未来有希望是最让人开心的,不知道他今后能不能上大学。”刘继荣说。
“不孤单”:融合教育打造成长大课堂
几年前,一场高烧让段宇旸的左臂失去了大半知觉,并且慢慢萎缩,他一下子变得内向、寡言。来到王岗镇中心小学后,他发现自己并不是“最特别的一个”,还和李松涛、王子垚成了好朋友。
一起接受康复训练、一起玩耍,他们也一起上下学,段宇旸又变得开朗起来……在学校里,同龄孩子该享有的快乐,他们并未缺席。
2017年,融合教育首次写进《残疾人教育条例》,我国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数由2013年的19.1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33.2万人,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比例超过50%。
“学校给了他们学习的机会,他们也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感染着身边健全的孩子。很多学生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学会了助人为乐,明白了奉献的价值,也懂得了坚强。”杨凤翾说。
杨凤翾回忆说,一次布置一篇人物作文,没想到,班级里37人中,有12位同学不约而同写了王子垚,说他是“小书虫”,“虽然他行动不便,但总是学习很认真”“他很有毅力很坚强,是我学习的榜样”……
“融合教育带来的积极因子超乎我们的想象。”王岗镇中心小学校长刘红艳说,思政教育不仅局限于课程表里的一堂课,更是像盐一样溶于校园生活的一点一滴,这也是融合教育给所有孩子带来的最好的礼物。
“生命的残缺并不可怕,我们一起战胜。”在这个温暖的校园里,生命会感染生命,爱残助残的故事仍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