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2月19日电 题:甘肃民勤:做好水文章 “沙乡”换新颜
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文静
冬季来临,甘肃省民勤县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红崖山水库等地迎来了一批批前来越冬的候鸟。素有“中国沙乡”之称的民勤县,因为做好了水文章,如今显露别样风情。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处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夹缝地带,曾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源于祁连山冰雪融水的石羊河是民勤的“母亲河”,滋养着这片土地。
石羊河由8条支流汇流而成,其中6条进入民勤后经蔡旗断面流入红崖山水库。由于上游来水减少,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下游生态急剧恶化,民勤绿洲曾一度因水而困。
2007年,国家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重点解决民勤的水问题,目标是蔡旗断面过水总量须达2.5亿立方米以上。治理大见成效,如今站在民勤县蔡旗大桥上,只见石羊河水穿桥而过,奔向民勤绿洲。2018年蔡旗断面总径流达3.8536亿立方米,远超2.5亿立方米指标。
记者了解,为涵养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民勤县在石羊河畔修建了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前村民在这里打柴放牧,破坏了生态。现在,我们对这里实行封禁管理,封沙造林成效显著。”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赵兵彦说。
在公园东侧,一片胡杨林引人注目。过去,在民勤,胡杨林随处可见。20世纪末,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民勤胡杨数量逐年减少,成片的胡杨林难得一见。2015年,民勤县开始人工种植胡杨,并采用节水灌溉法,打造万亩胡杨林。
近几年,每到秋天,湿地公园一带沙水相映,胡杨成林,成为沙漠里独特的景观,大批候鸟的到来更增添了灵动气息。
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中亚和东亚—澳大利亚的鸟类迁徙线路上,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和迁徙重要停歇地。数据显示,现在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区域,有鸟类15目33科68种,水禽分布种类占甘肃水鸟总数的32.33%。
民勤几乎没有一寸地表水,然而,记者却在这里看到了“海”。
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是亚洲最大沙漠水库,放眼望去,水天相接,满眼蓝绿。红崖山水库是民勤县唯一的地表水调蓄工程,也是民勤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工程。水库库容1.48亿立方米,最大蓄水面积25平方公里,有4个西湖大。
近年来为了给水库扩容,民勤县通过清淤、拆除重建主要水利工程设施,以及在水库周边栽植防风固沙林带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水库调度调蓄能力,基本满足了红崖山灌区农业灌溉及生态用水需求。
水库管理处处长雷在新介绍,风景优美的红崖山水库,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节假日水库游客量每天最多能达到1500多人次。
沿着石羊河一路向东,是石羊河尾闾湖青土湖。青土湖曾是民勤境内最大的湖泊,但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59年完全干涸,成了一片盐碱滩,流沙肆虐,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在这里呈合围之势。
通过精心治理,青土湖在2010年重现碧波,目前已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区域地下水位止降回升。据介绍,到2018年底,青土湖地下水位埋深2.92米,较2007年上升1.1米。近年来,青土湖区域降水量增多,沙尘暴天数大幅度减少,区域气候明显改善。
“通过压沙造林、滩地造林、移民搬迁、退耕还林和封禁保护等措施,我们把即将‘握手’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拉开了。”民勤县水务局水政水资源办公室主任杨立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