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8月4日电 题:贵州:让绿色“织”起多彩生活
新华社记者胡星、李凡
4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迎来“贵州省日”。黄果树瀑布、梵净山、刺梨、火龙果……优美自然风光和特色生态产品,让人对多彩贵州心生向往。
作为长江和珠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贵州省,近年来推进大生态战略,坚守生态底线,实施绿色发展,生态红利不断释放,森林覆盖率由1975年的22.8%提高到2018年的57%。黔贵大地绿水青山画卷铺得更广,“金山银山”发展之路变得更宽。
铁腕治污带来生态成效
“高原明珠”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面。盛夏时节,碧绿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一群群黑水鸡不时从水草丰美的湖面游过。
在这里工作了31年的草海巡护员刘广惠深有感触:“上个世纪大规模搞围湖造田和生产开发,水质非常差。现在严格实施污染治理后,情况越来越好了。”
退耕还湖6万多亩土地、清退环湖6000余户原住民、拆除2000亩已开发和待开发房地产项目;清收1400余条生产和旅游船只;调整城市规划……威宁以“壮士断腕”的行动开展环境整治,让草海生态得以逐渐恢复。
“草海消除了黑臭水现象,水质变清亮了,生物物种有所增加,来迁徙驻足的鸟类也增多了。”威宁县生态环境局局长禄炳忠说。
草海治理是贵州省近年来推进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严格治污,让生态环境得以持续改善。2018年,贵州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79条河流151个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总体为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发展,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
土地贫瘠、破碎,石漠化土地面积近900平方公里的六盘水市盘州市,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路子,推进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盘州市盘关镇人大主席肖值美说,近5年来,盘关镇通过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发展了5.6万亩刺梨产业,不仅让村寨覆盖了满山的绿色植被,还助推了当地许多农户脱贫增收。
长地村村民封正宇说,他家在2016年将21亩土地流转给了村里合作社种植刺梨,获得了土地流转费和管护费等,去年纯收入有3万多元。
被誉为“朱砂王国”的铜仁市万山区,曾因汞矿资源枯竭面临转型阵痛。近年来,万山利用老矿场打造“网红”生态公园,建设朱砂工艺产业园,实现从“卖资源”转向“卖文化”。一度面临发展瓶颈的万山区实现了绿色“蝶变”。
数据显示,在绿色经济产业发展方面,2018年,贵州生态利用型产业、循环高效型产业、低碳清洁型产业和环境治理型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比2012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改革红利加速释放
今年5月,贵州省清镇市人民法院对清镇市检察院提起的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作出判决。4名被告因将含有危险化学品的变压器油向外排放,污染贵阳“水缸”之一的红枫湖35万平方米水域,被判刑或处罚。
“就是要让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清镇市检察院检察长张雪松发表出庭意见时说。
为解决生态环保领域存在的处罚成本低、打击力量弱的问题,贵州省率先在全国建立了公、检、法、司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体系。同时,坚持“重惩罚更重修复”,探索刑事责任方式从单一的“金钱罚”,向刑事制裁、民事赔偿、环境修复多元刑罚形式转变。
据统计,去年6月至今年5月,贵州省各级法院共受理涉生态环境资源刑事、民事和行政(行政赔偿)案件5272件,审结4571件。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了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直击生态文明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在生态文明地方立法、生态司法机构组建、生态环境问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方面率先开展制度创新,多项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如今在贵州,从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到全域取缔网箱养鱼;从乌江、赤水河等主要流域,到乌蒙山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从生态扶贫,到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改革正在多层次、宽领域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