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北京第三次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根据调查,北京现有吸烟人群363.5万,其中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不过女性吸烟率在3年中有所上升。吸烟场所方面,工作场所、餐馆、大学等二手烟暴露率有所上升。
未来,电子烟会否纳入控烟范围?相关负责人表示仍在探索,并建议不同的单位、场所通过内部规定,在控烟条例基础上扩大控烟种类。
45岁至65岁人群吸烟率最高
根据调查,北京成人吸烟率持续下降,2019年为20.3%,比2016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比2014年下降3.1个百分点;吸烟人数现为363.5万,比2016年减少35.8万,比2014年减少55.5万。
在363.5万现有吸烟人群中,男性吸烟率为37.1%,比2016年的41.4%有所降低;而女性为2.4%,比2016年的2%略有上升。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介绍,职业女性吸烟率的确有抬头迹象,这和全国烟草调查相吻合,“国际上,中国女性吸烟率原本是低的,女性在控烟中做出很大贡献,但现在出现一些误解,比如吸烟减肥、缓解职业压力,甚至吸烟是追求时尚,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公众对于《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的各类禁烟场所知晓情况中,中小学校的知晓率最高,为92.8%,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出租车的知晓率从80.5%提高到85.2%,医院的知晓率维持在85.7%,大学的知晓率从2016年的89.4%略微下降至86.4%。知晓率后四位为餐馆(77.6%)、工作场所(73.8%)、排队等候中(60.1%)和酒吧(48.9%)。
调查指出,北京城市地区成人吸烟率为19.2%,农村地区为24.7%,相比2016年的19.9%和31.6%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45-65岁人群成人吸烟率最高,为26.7%;其次是25-44岁,为19.4%;65岁及以上为18.2%;15-24岁最低,为14.4%。相比2016年,三个年龄段吸烟率均有所降低,只有6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上升。
对比以往调查数据,城市地区、25-44岁和45-64岁年龄段、男性人群吸烟率稳步下降,而6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持续上升。此外,农村地区45-64岁男性吸烟率最高,为56.1%;城市女性15-24岁吸烟率最低,为0.4%。
餐馆、大学等二手烟暴露率上升
与以往调查相比,二手烟暴露率持续降低的场所为酒吧、家庭和公共交通工具。家庭中的二手烟暴露率为30%,与2016年的37.6%相比,降低了7.6个百分点。工作场所二手烟暴露率为27%,与2016年的20%相比,上升了7个百分点。此外,餐馆和大学的二手烟暴露率也有所上升。
在工作场所遭遇二手烟,60.4%的市民认为“不接受”或“非常不接受”;34.8%的人选择离开并回避,30.1%的人选择上前劝阻或让其他工作人员或管理人员劝阻,29.8%的人什么都没做。在餐馆遭遇二手烟,56.5%的居民认为“不接受”或“非常不接受”;18.1%的人选择离开,21.7%的人选择亲自劝阻或让工作人员劝阻,56.3%的人什么都没做。
为掌握北京成人烟草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为控烟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北京市卫健委于2019年4月-8月开展第三次成人烟草调查,覆盖16个区50个街乡100个村(居)委会、11318户家庭的15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完成个人有效问卷8534份,其中男性居民占51.5%,女性居民占48.5%。
追问1
电子烟会否纳入控制范围?
控烟行业对电子烟没有一致认定
近年来,新型烟草成为热议话题。北京于2015年启动控烟,在《条例》中并未提及电子烟,今后是否应纳入控制?
张建枢介绍,国内不少城市在新出台的控烟法规中纳入了电子烟,民航、高铁等场所也明确禁止电子烟,“电子烟存在健康风险,即便有助于控烟,也不能忽视二手烟暴露的问题,修订现有法规比较困难,我们呼吁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控制电子烟。”
北京市卫健委爱卫处处长汤伟民称,目前,电子烟的确是敏感话题,无论国际国内,控烟行业对电子烟都没有一致的认定。电子烟成分复杂,一部分明确含有尼古丁,有些含有其他化学成分,在一些分类中,只将含有尼古丁的电子烟认定为“烟”。对于电子烟的影响说法不一,有的研究认为电子烟有助于戒烟,有的认为有害健康。
“前段时间,网上售卖的电子烟被要求下架,说明国家烟草监管部门也在一步步认识这个新问题。”汤伟民坦诚,北京也在探讨现有《条例》,该《条例》于2014年通过,是国内最早的全范围禁烟法规,“我相信,后期随着研究深入和医学观点的一致,对电子烟会有更具体的说法,不同的单位、场所,可通过内部规定,在《条例》的基础上,扩大控烟种类。”
追问2
二手烟暴露率为何上升?
原因复杂,一些控烟志愿者接到投诉后被拦在门外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卫生监督科科长高旭东介绍,餐馆、写字楼等是控烟“老大难”场所,每年,卫生监督部门的处罚额度都在增加,但二手烟暴露率仍居高不下,“原因很复杂,比如单位落实情况不到位,餐馆老板顾虑劝烟影响经营、遭来差评;吸烟人法律意识淡薄,被动吸烟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
高旭东表示,今后,餐馆、写字楼等仍将是控烟监督的重点场所。
张建枢介绍,很多机关单位不向社会开放,控烟志愿者接到投诉后被拦在门外,即便走完入门流程后进入被投诉点,现场已经被清理干净,这也是控烟难点之一。
■ 举措
北京将在社区医院推广简短戒烟干预
根据调查,31.6%的吸烟者在过去12个月内至少尝试过一次戒烟,比2016年的23.2%增加8.4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为31.5%,女性为33.7%;城市为33.4%,农村为26.3%。
16.2%的吸烟者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戒烟,与2016年的15.5%基本持平。其中,男性为15.7%,女性为24.6%;城市为17.7%,农村为11.7%。
58.5%吸烟者在过去12个月内被医生建议戒烟,2016年为59.2%。其中,男性为59%,女性为52%;城市为54.5%,农村为74%。
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主管医师钱运梁介绍,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在北京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简短戒烟干预服务,建设门诊戒烟提示系统。
“简短戒烟干预是有循证基础的有效模式。患者在医院门诊接受询问和建议,3-5分钟就可以完成。有意愿的患者,可获得戒烟门诊的相关信息,得到转诊服务。”钱运梁说,从2012年开始,北京36家健康促进医院陆续开展此类服务,今年,范围已经扩大到238家医院。(记者 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