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滴滴出行宣布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 专注于自动驾驶研发、产品应用及相关业务拓展。
此次滴滴自动驾驶部门独立升级为公司,外界普遍认为,这是自动驾驶业务在滴滴内部战略意义提升的标志,也是IPO的重要信号。
这一做法让人不禁想起了刚刚IPO的Uber,做法如出一辙。2019年4月,软银、丰田以及电装用10亿美元收购了Uber自动驾驶汽车部门14%的股份。一个月之后,Uber成功IPO。
曾经在中国市场上竞争长达一年半,烧钱数十亿美元的两家出行公司,在自动驾驶赛道上再次选择了一条极为相似的道路。
未来尝试混合派单
此次独立的自动驾驶新公司中,滴滴出行CTO张博兼任CEO, 原顺为基金执行董事孟醒出任COO,贾兆寅和郑建强分别担任美国研发团队和中国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三人均向张博汇报。
对于新公司的未来规划,滴滴回复投中网CV智识,“滴滴将把在网约车上所积累的对安全运营的理解和经验,逐步应用到无人驾驶运营中,同时与政府以及相关方共同探索自动驾驶运营的安全实践准则。”
11
滴滴布局自动驾驶并不算早,自动驾驶的赛道上早已挤满了人,不仅有车企还有科技巨头们,不过在滴滴看来,“未来最快让普通人真实体验自动驾驶技术的方式很可能会是通过出行服务平台提供混合派单”。
滴滴还向投中网CV智识举例具体情况,“例如在路况相对简单的条件下,平台通过分析评估可能会派出配有安全驾驶员的自动驾驶车辆;而大多数复杂路况订单仍要派给专业的驾驶员。自动驾驶可以在特定场景下提供运力补充,填补供需不足。”
对于滴滴此次独立自动驾驶业务,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贺雄松对投中网CV智识表示,“滴滴独立自动驾驶部门可以通过融资绑定更多上下游产业方,获得更多资金投入。另外通过管理团队持股更好地激发团队积极性。从滴滴的角度,能极大缓解滴滴在这块的投入压力。”
滴滴自动驾驶新公司,其商业化方向的必然选择是RoboTaxi方向,这对中国志在RoboTaxi方向的创业公司而言势必会产生一些影响,“独立后,滴滴有能力通过股权绑定更多资源方,或许会促进行业更早抱团。”有自动驾驶领域投资人对投中网CV智识表示。
"复制"Uber
2016年8月1日,对于滴滴来说,是个荣耀时刻,Uber最终以合并的方式退出了中国市场:滴滴收购Uber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
在共享出行部分,Uber败走中国,但在自动驾驶领域,Uber快了滴滴一步。
滴滴2016年才成立自动驾驶研究院,这时,Uber的自动驾驶已经推进了一年,正迎来巅峰时刻:2016年8月8日,Uber跟沃尔沃签订合作,双方将投资3亿美元共同开发适合做出行的自动驾驶原型车;8月16日,Uber收购了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Otto;9月14日,Uber首次在匹兹堡展开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试验。
起步较晚的滴滴,为了加快脚步,2017年3月在苹果公司附近成立滴滴硅谷研究院,并开始了一轮挖人大战。其中最知名的当属Waymo工程师贾兆寅,加入滴滴后担任前沿技术负责人,此次自动驾驶独立之后担任美国研发团队的负责人。
22
2017 年年底,在《财经》的专访中,程维谈及滴滴的无人驾驶战略时曾表示,“无人驾驶只有一二名,没有第三名,就像 Windows 和 Communix ,安卓和 iOS”。
自信会成为自动驾驶领域唯二活下来的滴滴,在2018年开始密集布局自动驾驶,正如程维所说,2018年将是滴滴全面出击的一年。
1月26日,滴滴于北京公司本部宣布成立AI Labs,加大人工智能前瞻性基础研究;2018年年会上,滴滴在公司内部播放了一支自动驾驶路测视频;5月,成为第53家拿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路测牌照的公司;9月在北京拿到了自动驾驶路测牌照;11月底,滴滴宣布在加拿大多伦多建立滴滴实验室。但就在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大展拳脚的2018年,两次顺风车案件却将滴滴推上风口浪尖,传统出行业务遭遇监管、用户、市场等多重危机。
安全整改 3 个多月后,滴滴对组织架构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2018年12月5日下午,滴滴宣布了新的组织架构。
作为此次架构调整的延伸,2019年3月滴滴在国内设立了自动驾驶子公司滴滴沃芽,由滴滴出行主体公司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法定代表人兼执行董事为郑建强。郑建强也是此次自动驾驶独立之后中国研发团队的负责人。
与滴滴沃芽不同的是,此次滴滴把自动驾驶从集团中的事业部升级为“独立公司”,可以理解为集团层面的结构调整,并不是简单的注册,更像调整后的网约车平台服务公司。
与此同时,滴滴遭遇顺风车安全事故挑战的同一年,Uber的自动驾驶项目也遭遇了致命事故。这对于之前本来就打算砍掉烧钱的自动驾驶业务冲刺IPO的Uber来说,雪上加霜。
2017年10月份重组了公司权力结构的Uber新任CEO科斯罗萨西打算砍掉自动驾驶业务,在卡兰尼克下台后,投资者们给新任CEO提出的目标就是:带领公司在2019年IPO。
要实现IPO,关闭“太烧钱”的自动驾驶业务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自动驾驶有多烧钱?Uber曾在提交的招股书中披露,其无人车部门光2018年的研发费用就高达4.75亿美元。
但在跟ATG负责人Eric Meyhofer交谈之后,科斯罗萨西决定保留自动驾驶项目,只是其战略地位大不如前。
2018 年 10 月,关于 Uber 自动驾驶部门想引入外部资本的消息首次流出。到2019年4月,Uber 公开宣布其自动驾驶部门将获得 10 亿美元的注资,其中 6.67 亿美元来自丰田汽车和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电装公司,3.33 亿美元来自软银愿景基金。
Uber独立、上市的案例在先,外界普遍猜测,此次独立是滴滴有意为上市做准备,但事实上它目前的困境却并不是独立就能容易摆脱的。
毕竟,对于Uber来说,即使最终分拆了ATG项目,在4月登陆资本市场,但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股价信息显示,股价多数在发行价附近徘徊,更多表现为低于发行价。
流水的自动驾驶,铁打的软银投资
对于此次自动驾驶独立之后的融资情况,滴滴方面并未做过多回复。但行业内都在流传与Uber一致的投资人名字:软银愿景基金。
早在7月2日国外媒体The information 从消息人士处获知,滴滴正与其最大股东软银及其他潜在投资者就自己的自动驾驶业务寻找新融资一事进行谈判,但最终结果尚未敲定。
更何况在软银愿景基金一期中,970亿美元中220亿美元投到了中国市场,滴滴便是这期基金在中国市场最大投资对象。
2017年滴滴曾陆续获得软银共80亿美元的投资,2017年9月,阿里巴巴向软银出售了滴滴出行5%的股权,套现6.39亿美元,至此,软银持有滴滴约20%的股份。
Uber则是这期基金全球最大的投资标的,2018年1月,软银向Uber投入80亿美元,获得15%的股份,并且在Uber ATG独立出去之后,软银又向新公司投资了3.33 亿美元。
因此,外界普遍猜测,软银此次完全有可能按照Uber ATG的独立和投资方式,操作滴滴自动驾驶新公司。
从2016年开始,软银就在努力编织一张由自动驾驶投资组成的网。共享出行是软银的先行切入点,自动驾驶才是之后的重头戏。
软银的投资几乎触及到了所有自动驾驶相关领域:硬件的AI芯片、传感器等,软件的高精度地图、算法及车联网技术等。
2016年,软银为前丰田工程师创办的东京大学高级智能汽车公司注资5000亿日元,占40%的股份。二者合作成立SB Drive公司,专注研发自动驾驶公交车。
7月18日,软银宣布以243亿英镑(约合近32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
2017年5月软银以40亿美元收购芯片制造商英伟达(NVIDIA)4.9%的股份,但由于去年英伟达股价下挫,令软银损失11亿美元,今年1月,软银抛售了所持有的全部股票。
7月,分别向机器人自动导航技术开发公司Brain Crop投资1.59亿美元和1.14亿美元。
10月,领投了以色列初创公司激光雷达公司Innoviz的B轮融资。
同一个月,软银还领投了地图公司Mapbox 1.64亿美元的C轮融资。
2018年6月1日,软银对通用旗下的Cruise投资22.5亿美元,获得19.6%的股权。
7月,软银还投资1.21亿美元给Light精密摄像头。
10月,软银与丰田这两大日本巨头合资成立了一家采用自动驾驶技术的移动出行公司Monet ,拥有50.25% 的股份。
2019年2月11日,软银投资硅谷自动驾驶初创公司Nuro9.4亿美元。
4月,软银向 ATG投资了3.33 亿美元。
7月26日,软银集团宣布推出其第二期愿景基金,规模达到了1080亿美元,高于一期基金的970亿美元,其中软银集团出资为380亿美元,该基金被称为Vision Fund 2,将重点投资AI技术,作为集AI大成的自动驾驶公司自然会是重点投资对象。
结语
短期来看,共享出行模式的确为出行带来了一次变革,但从长远看来,推动交通变革的将会是自动驾驶汽车:彻底改造交通、重塑城市,同时大幅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及污染。
因此Uber、滴滴、Lyft等出行公司纷纷押注自动驾驶,而出行公司频频入局自动驾驶,业内也普遍认为有一定的天然优势:一方面是海量的路测和交通数据;另一方面,出行公司具有一个天然的出行场景APP,可以让RoboTaxi形成闭环。
这也就不难理解软银愿景基金一期花费了200亿美元以上买下共享出行赛道,背后还有未来的自动驾驶应用领域——RoboTaxi。
毕竟,RoboTaxi一直都是自动驾驶领域最为重要的落地方式,美国估值最高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Cruise和Uber ATG,以及国内的头部自动驾驶公司,比如百度、AutoX、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都剑指RoboTaxi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