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题:听民意察实情 促整改抓落实——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扎实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
新华社记者陈晨、央秀达珍、王博、邹欣媛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陕西、青海、甘肃、宁夏四省区紧紧围绕中央要求,聚焦主题主线,精心安排部署,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听民意、察实情,对检视出的问题从严整改,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见实效。
精心部署 学深悟透
9月8日,陕西省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直接开到乡镇。聚焦主题主线,各地区和单位紧扣学懂弄通做实目标,通过“原原本本学、灵活方式学、对标先进学、利用红色资源学”等实现学习全覆盖。延安市对614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渭南市举办“奋斗之路”展览作为主题教育实境课堂,吸引近万名党员参观学习。
青海各地区各单位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采取丰富多样的有效措施,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截至目前,全省参加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地区单位共12975名党支部书记参加了轮训。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打造“楼院讲堂”“移动讲堂”“七彩讲堂”等“三个讲堂”,推动学习教育全覆盖。
甘肃各地各高校通过举办读书班、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通过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等确保学有所悟。甘南藏族自治州在集中学习研讨的同时,融入乡村旅游和扶贫车间观摩学习活动,把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
截至9月中旬,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市、县(区)及高等院校第二批主题教育全部启动。发挥“头雁”效应,各市、县(区)和高等院校党委领导班子带头举办为期一周的读书班,扎实学习研讨。固原市利用红色资源,组织开展以“读一本党史书籍”“看一部红色教育片”等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初心体验活动,让党员从红色历史中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
深入基层听民意 做好群众身边事
在陕西省潼关县,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乡村医生刘永生带领十余支志愿服务队,连日来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开展送医上门、爱心帮扶等活动。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陕西坚持开门搞教育,以召开座谈会、新媒体留言等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建议,在群众帮助下把问题弄清,解决了一批“烦心事”和“揪心事”,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青海坚持从一开始就改起来,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从身边细微处找差距、抓整改,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青海大学整合资金合理布局供水点,解决师生喝水难问题。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针对西海镇部分群众冬季供热问题,立行立改,实施暖气改造升级工程。
9月16日,甘肃省张掖市发生5.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当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把抗震救灾作为守初心、悟初心、践初心的主战场,迅速投入救灾工作,帮扶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甘肃各地各高校注重把学和做结合起来,把查和改贯通起来,推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有机融合、贯穿始终。
针对第二批主题教育单位涉及领域宽、类型多、层次多的实际,宁夏各市、县(区)和自治区有关行业系统党(工)委注重加强分类指导,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吴忠市制定“1+7”实施方案,即1个总体方案和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小学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个行业领域子方案,分类施策,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深入整改落实 确保学有所用
在陕西,参加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单位和地区对调研发现和检视的各类问题即知即改、持续整改。西安国际港务区聚焦西安港建设、产业培育中理念不新、视野不宽等问题,拿出一揽子解决方案。渭南市华州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全面排查清理,收回机动地2万余亩,有效化解“三资”被私自占用、承包合同不规范等突出问题。
青海各地区各单位针对检视出的问题,分类梳理列清单,动态调整补充,切实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为整改落实立准“靶心”。采取谈心谈话、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充分听取工作服务对象、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各市州领导班子检视出问题227条,省属各高校和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检视出问题102条。
甘肃各地各高校立足工作实际,确保学有所用。临夏回族自治州确定了脱贫攻坚、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治理等11个专题集中研讨,形成了一批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白银市同步查找各类问题186条,已整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17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信访投诉举报问题120件。
宁夏对各领域排查出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先行整顿,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固原市采取“四个一”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即每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分别由1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形成合力、精准施策,限期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