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9日电 题:从“苦竹坞”到“甘竹村”——浙江一个小山村的发展变迁
新华社记者 黄筱
忙完箬叶采摘季,又忙完“十一”黄金周乡村游高峰期,杭州市桐庐县凤川街道甘竹村村民潘定惠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
忙有忙的收获,在刚刚过去的四、五个月里,依靠采摘箬叶和接待游客,潘定惠的口袋里多了两万多元。而像她一样,在这个偏远的山村里,一个村民几个月增收几万元并不是新鲜事。
“以前你来,还会有村民称我们是‘苦竹坞’,但现在基本上没人再提‘苦竹坞’这个‘曾用名’,而会自豪地说出‘甘竹村’这个新村名。”潘定惠说,在凤川街道的山区,每年都会长一种野生小笋,青翠细嫩但口味苦涩,附近的一个自然村也由此得名——苦竹坞。
20世纪70年代,原本靠卖木炭、卖柴火维持着艰难生计的苦竹坞村民,认为过上好日子必须要先有个好名字,于是大家合议把村名从“苦竹”改成“甘竹”,名字寄托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载着大家伙改变苦日子的决心。
靠山吃山,甘竹村村民想尽法子在山里面寻找可以致富的资源,漫山遍野自然生长的野生箬叶进入他们的视野,早上七八点出门上山,午后两点左右背上50斤箬叶回家,收购箬叶的商人会挨家挨户,以五角钱一斤的价格收购,一户人家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便有了着落。
然而村民个人采摘的箬叶质量不一,2005年至2009年经常出现滞销的情况,“有一年虫害比较厉害,箬叶发黄而且叶子也偏小,村民摘回来的叶子基本上都被收购商拒绝了,大家都白辛苦一场。”村民李竹萍说。
在街道党工委的帮助下,甘竹村所在的行政村——大源村在2010年成立了专门的箬叶合作社,与嘉兴老字号粽子厂“五芳斋”对接销售,“我们对合作社社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按市场标准采摘,箬叶的质量、品相、利用率都大大提升。”合作社社长黄盛陆说,比如箬叶收购标准是长度达到38厘米,宽度在7厘米以上,村民在采摘时也能心中有数,不白费力气。
大源村党委书记李铖介绍,起初合作社是销售烘干后的箬叶,但粽子厂采购后要二次加工处理后才能使用,极为不便。合作社看到这个客户需求,便改进包装保鲜技术,将干叶换成冷鲜叶,全程冷链运输,运出大山的箬叶价格也从过去的两三元一斤提升到1角钱一片,每年6至9月需求旺季,一个村民每天仅采摘箬叶给合作社,就有近200元的收入,一个采摘季下来能增收1.5万到2.5万元不等。
“自从包装技术改进后,2018年箬叶开始供不应求,供应五芳斋就达到200-300吨,还有其他中小型粽子厂也来订货,一年也有200吨左右的供应量,今年订单量又上涨了30%。”黄盛陆乐呵呵地讲述着箬叶如何改变着山村百姓的生活。
一支箬叶是村民改变贫穷状态的“破冰石”,也成为让外界了解甘竹村的一个渠道,箬叶走出了山村,更多人则是走进了山村,绿水青山的原生态风貌变成偏僻村庄的“无形资产”。今年“十一”整个大源村接待外来游客量达到2000余人,采摘完箬叶,村民们又开始在自家招待起游客,吃农家菜、体验农事活动、感受自然气息,平均一位游客每天的食宿费在200至300元。
如今甘竹村山间的野生小笋苦竹仍在,但它不再是村民们弃之不顾的山野植物,而是换了样貌,成了村民和游客摆在餐桌上偏爱的农家小菜,忆苦思甜,别具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