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0月11日电(记者吕梦琦)孟家坪村的孙平儿有3口窑洞。过去7年,他每隔几年翻新一口旧窑洞,记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从贫困到脱贫再到奔小康的生活变化。
孟家坪村位于山西省兴县的一个山脚下,全村有97户贫困户,孙平儿属于最后脱贫的那一批。现在,他正在翻新家里的最后一口旧窑洞,外面的泥墙砌上了水泥,窑洞的地面也铺上了瓷砖,只剩下门和窗户还没装。
“等旧窑翻新好,我打算买台新电视机,尺寸要大一些的。”孙平儿说,山里信号弱,电视画面不好,现在政府给他免费装了卫星天线,能收好多个台。
孙平儿今年59岁,现在住的3口窑洞是20世纪90年代修的。搬过来之前,他一家5口人住在十几里外一口更低矮的土窑里。那时候,他一家人种19亩山坡地,可因为产量低,直到1990年才“吃上了一点点白面”。
“庄稼汉靠种地,打不下粮食,就是穷命一条,人吃马喂,孩子又要上学,想攒下个钱比啥都难。”回想起过去的苦日子,孙平儿唏嘘不已。
孙平儿翻新第一口窑洞是在2012年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当时花了6000多元钱,他攒了差不多近10年,还欠了2000元债,花3年才还清。
“儿子结婚后就出去打工了,很少回来,那口窑就这么空着。”这口空窑成了孙平儿的一块心病,不仅因为它让自己欠了债,更因为它让自己觉得没本事,没能给孩子置办一套像样的婚房,爷俩心里有了隔膜。
2016年,孙平儿翻新了第二口窑洞。这一年,他已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了更多扶贫政策。当地政府将他的房屋列入危房改造名单,补助他1.4万元钱翻新了最东边那口窑洞,标准比他翻新第一口窑洞时高出不少。
可孙平儿打心底里高兴不起来。他说,不是自己挣来的,总觉得不体面。“那时候,我就天天盼着啥时候自己脱了贫,好好把窑修一修,谁也不靠。”这是他的真心话。
今年,孙平儿的这个愿望变成了现实。他自己花了1万多元钱,把正中间自己和老伴住的那口窑洞彻底翻新了。与第一次不同,这一次他一分钱没借,也不觉得有压力,因为他靠种树挣到了钱。
2017年,兴县大力推行造林扶贫,吸收贫困人口上山种树。孙平儿和老伴加入了绿之源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当年就脱了贫。
“种一棵小树能挣1块钱,种一棵大树能挣5块钱。我们老两口苦一点,一年能挣5万多元。”孙平儿说,造林扶贫不但帮自己找到了脱贫路子,还把家里19亩山坡地都退耕还林,一年能领近2000元补助。
在孙平儿退耕还林的山地里,有6亩核桃林,去年挂了果,卖了1000多元。再过几年,这里每年能产出上万元。
“我和老伴都参加了医保,在县城住院最多只交1000元,不发愁看病,而且我们还正在办养老金。”在孙平儿看来,吕梁山上的土地虽然贫瘠,可政府肯扶,自己肯干,照样能过上好日子。
在山西的深度贫困地区,造林扶贫已经成为效果显著的脱贫方式。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的数字显示,2018年全省58个贫困县2563个合作社完成造林285.5万亩,5.2万贫困社员人均劳务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带动52.3万贫困人口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