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仅100公里,两座一线城市,广深之间的“火花”一直为舆论所津津乐道。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多份重磅文件发布、两地党政代表团密切互动,广深合作新提法、新动向不断浮出水面。
在新时代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闪耀。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广深将在共谋科技创新发展、交通互联互通、新兴产业合作等领域互相支持、联动发展,也将共同担起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
两座超级城市密集互动
9月5日,深圳市党政代表团考察了南沙新区和自贸区南沙片区开发建设、无人驾驶产业发展、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沙科研基地建设发展等情况。
10月29日,广州市党政代表团赴深圳实地考察了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后海金融商务总部基地等重大创新平台和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及城市环境。
其实,距离如此近的两座超级城市,此前的互动也并不少。
通过对企业异地设分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广州是外地机构在此设立分支机构的最大地,而深圳则是本地注册公司在外地设分支机构的最大来源地。
广州是南中国的综合门户枢纽,也是全国少有的集“海陆空”汇聚于一体的中心城市。而深圳拥有华为、腾讯、万科、招商等龙头本土企业,在全国的辐射力一骑绝尘。无论是数据分析抑或是直观感受,都充分显示了近距离的两个超级城市的新格局:广州呈现出门户城市的特点,集聚能力更突出;而深圳则显现出中心城市的特征,辐射能力更突出。
对标纽约、旧金山、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要提升能级和活力,既要有国际级的魅力大都市,也要有全球比肩的中心城市。
广深合作,恰能满足这一点。《广州市深圳市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称《协议》),让两座城市的优势互补“项目化”。《协议》明确了广深将在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共同引领“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加强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方面深化合作。
激发“双核联动”的化学反应
“双区”利好叠加下,两城融合不能仅是简单的“物理效应”,更应该有“化学效应”。
在广深合作中,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2017年,广东就规划广深科创走廊,明确广州和深圳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发力科创一脉相承,“双核”的合力进一步走向深入。
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含广州大学城)与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东莞中子科学城等重大创新载体将点状分布对接,一系列部署,广深科技领域的合作安排,已经深入具体平台层面。
交通互联是大湾区建设的“骨架”。超级工程正推动形成围绕珠江口的环线。建成后的深中通道、妈湾隧道将与虎门大桥、南沙大桥、港珠澳大桥一起发挥叠加作用,承接珠江东西两岸城市之间的要素资源流通和生产组织分工,更加高效地串联起广州与深圳的合作。
广州向东,深圳向西,两座超过两万亿体量的城市“牵手”,对大湾区产业升级意义非凡。上交所南方中心与深交所遥相呼应,全省首条AMOLED模组生产线在广州动工,将服务深莞地区华为、OPPO、vivo等手机终端厂商。“3天内就可以生产出合适的配件,只有这里才有如此强大的创新配套能力。”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广州服务业和工业发达,以金融、航运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的为代表的重点新兴产业与深圳将形成上下游互动关系,携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在更大范围内,两市关键区域已经打响广深区域合作的第一枪。目前,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化合作,广州开发区与深圳前海携手共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
支撑“一核一带一区”新格局
广深“主引擎”不仅要实现“双核联动、双轮驱动”,深化珠三角城市战略合作,还要服务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
广州南沙将建高速公路连接深中通道,总投资超200亿元,预计2024年通车,项目建成后南沙自贸片区西部将形成一条快速通道连接中山、江门以及粤西地区。而伴随着穗莞深城轨开通在即,广深第二高铁走向现实,广州庞大的交通网络将深入庞大的珠三角腹地。
地缘、产业配套和成本等优势,使得东莞成为深圳企业外扩的理想目的地。2014年,华为终端落子松山湖;2015年,大疆创新科技在松山湖启动总部建设;2017年,蓝思科技、康佳集团相继在莞扩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为深莞未来的合作发展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广深“主引擎”的牵引下,珠三角正朝着深度一体化走得更远。与此同时,珠三角核心区的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现代产业快速成形,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发展协调性明显提高。
在各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协同下,珠三角到粤东粤西粤北,搭平台、引产业,全面对接大湾区,将发展势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不断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专家观点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李津逵
广深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树立超大城市合作范例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李津逵认为,广州与深圳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同属以广府文化为主的文化区,都有对外开放、敢于冒险的特质,也孕育出如今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城市灵魂。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一体化、走向世界,离不开人文湾区的文化根脉。广州这一岭南文化中心的角色将伴随大湾区建设的深入而进一步强化起来。
必须看到,广深两地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广州具有大量的科研院所和大科学机构,在源头创新和人才溢出方面有深厚的基础;深圳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强大,新兴产业发展蓬勃。
最近,广深两地政府互动密切,多次互访,相互学习。“旧金山湾区城市103个,形成了良好的联席会议制度。”李津逵认为,借鉴世界湾区经验,在两地密切互动的基础上,应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长效机制确立下来,树立起超大城市合作的先进范例,为粤港澳大湾区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新格局发展提供支撑。(记者 陈思勤 朱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