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11月14日电 题:装上新“引擎” 变了旧模样——太原转型发展的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赵东辉、晏国政、马晓媛
漫天红叶燃遍群山,汾河一泓碧波在璀璨灯光下愈显绚烂。秋末冬初,一幅胜似江南的北方山水图景在太原渲染开来,扮靓了市民和游客的“朋友圈”,点亮了一座古城的自信,书写着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崛起的新篇章。
环境“美”起来,引发“城市会客厅”效应
太行与吕梁两大山系怀抱中的太原,自古就有“山光凝翠、川容如画”之誉。然而,长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使这里一度失去了山光水色,东西两山千疮百孔、植被稀少,穿城而过的汾河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空气里散不去煤烟味,市容市貌陈旧。
改变从“母亲河”汾河开始。“自1998年以来,太原用21年时间持续治理汾河,建成了长达33公里的景观带。过去的乱河滩,变成了市民的游乐园。”汾河景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侯刚说。
汾河变漂亮了,俨然成为古城在新时期的“会客厅”,迎来蝶变“加速度”。在过去“风起漫天灰,雨落满地泥”的西山地区,太原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治理,数年间投入超百亿元,建成16个绿植满坡、风景各异的城郊森林公园。长年污染的九条支流和晋阳湖,也在近年一一完成改造,焕发出“水韵龙城”的神采。
为治理长期存在的煤烟型污染,太原结合城中村改造、热源厂燃煤锅炉替代等工作,年均拆除燃煤锅炉约500台。“过去几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连年下降,特别是二氧化硫浓度降幅达70%。”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区域处处长宋力说。
交通出行也在“绿”起来。短短几年间,太原新改建城市道路1000多公里,公交车全部更换为天然气大巴,并成为全国首个纯电动出租车城市,公共自行车单日租骑量等多个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太原越来越美、越来越有现代化气息。”经常到太原出差的山东人黄斌说,如今这座城市的变化完全颠覆了人们的固有印象。
产业“多”起来,“老饭碗”做出“新饭”
由太原锅炉集团与清华大学等研发的一项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通过专家组鉴定,被认为“实现了重大技术创新”“达到该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
“这一技术产品今年销售额已经达到5亿元,占集团销售总额的1/4,为企业贡献了新的增长点。”太原锅炉集团副总工程师刘爱成说,从20年前濒临破产到成为行业翘楚,企业逆境重生,靠的就是科技创新。
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重化工基地,太原长期以来形成了“一钢独大”等单一产业结构。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太原提出正确处理“老饭碗”与“新饭碗”的关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就是要通过技术改造、创新驱动,让‘老饭碗’做出‘新饭’来,并创造更多的‘新饭碗’。”太原市委政研室主任张农寿说。
结合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太原陆续出台一系列产业转型政策,设立1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连续两年拿出2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建设。
“这些举措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正在成长。”太原市科技局局长庞虹说,2017年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54.3%;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8倍,位居中部省会城市之首。
创新驱动为产业转型升级摁下“快进键”。2018年太原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17.8%,增速高于传统产业增加值近10个百分点;转型项目投资增长23.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3.4%。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太原市统计局副局长戴陆寿说:“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正在加快,多元支撑格局逐渐形成,经济发展动能蓄势待发。”
脚“踮”起来摘桃子,步入改革发展“快车道”
从26个工作日、5个工作日,再到2个工作日,这是太原市新办企业手续办理时限的变化。变化的背后是大刀阔斧推动的行政审批服务改革。
“自成立专门机构以来,我们就处于全力奔跑状态。”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行政审批管理科科长甄咏春说,到今年底,要实现“一窗通办”,让不动产登记、企业登记、社会事务、投资项目等事项的审批服务真正实现便民化。
近几年,太原全方位、多领域谋划推进了52类305项改革任务,承接落实国家、省级34项先行先试改革事项,均取得较大进展。
“以前咱这儿的农民,有了病习惯扛,实在扛不住才去县城和市里的大医院。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好服务。”阳曲县东黄水镇卫生院院长董海仙说。
村民们享受的医疗“好服务”得益于太原市推进的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即将县域内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整合为一个医疗集团,统筹资源,提高诊疗效能。阳曲县村民在乡镇卫生院就能拍X光片、在村卫生室可以做心电图,还能通过远程会诊“看”县医院的专家。
“太原的转型得益于改革,改革释放生产力,改革激发活力。”太原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耀武说,全市上下自加压力,“踮”起脚来摘桃子,改革的彩笔正在绘制太原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