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足9万元的价格,大众全新子品牌捷达旗下的首款紧凑级SUV车型VS5在成都车展上开启了与自主SUV正面搏杀的态势。
涵盖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几大省份的西南市场是自主品牌的“根据地”。来自易车研究院的第三方数据显示,2018年西南车市SUV的终端销量为135.16万辆,高于轿车的128.73万辆。与此同时,中国品牌在西南地区占有绝对的市场地位,2018年在这一区域的终端销量高达125.28万辆,远远高于德系、日系的62.52万辆和38.63万辆。
自主SUV在西南市场的绝对优势,正在因为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出现变化。虽然总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2018年德系和日系的市场销量分别增长4.53%和2.09%,而中国品牌则下滑了9.13%,包括长安、宝骏、欧尚等品牌下滑明显,而过去依赖西南等三四线乃至四五线市场的品牌诸如比速、众泰等众多自主品牌,在升级趋势的淘洗中,正走向生死边缘。而主流中国品牌,则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通过更有优势的车型来卫冕。
车市重心南移,结构性调整加速
包括捷达VS5在内的多款SUV选择在成都车展首发亮相,并非全属偶然。
易车研究院发布的《2019区域市场洞察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乘用车消费重心“加速南移”,东北、华北、西北的下滑分别高达17.12%、12.41%、8.77%,明显高于华东、华南等南方区域。
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9月5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谈到,以东北、内蒙古为首的北方市场一直是经济型市场,受大环境的影响较大,在过去一段时间确实出现了需求疲软的情况。一位车企的内部人士也告诉记者,他在调查内蒙古呼和浩特的海西路车市时发现,该地出现了大量经销商关停的情况,同时店租行情出现下滑。而整个东北地区因为人口外流等因素,车市受到影响。
乘用车消费重心“南移”与“消费升级”现象并存。“在我们的二环和三环市场(除中部、东部之外的区域),虽然也有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但市场的结构性调整趋势更加明显。”宋军告诉记者,从今年来看,虽然整个经济型市场的竞争有所加剧,但他的直观感受是“竞争对手变少了,不管是合资还是自主,所有的企业都到了要做市场抉择的时候。”
不仅仅是西南,据易车研究院的数据,2018年整个中国品牌受车市结构升级的影响都十分明显,中低端市场的萎缩造成中国品牌终端销量份额降至35.49%,2020年不排除降至30%的可能。所以,高端战略不是吉利、长城等少数优秀中国品牌的“选修课”,而是所有渴望存活下来的中国品牌的“必修课”。
想要生存,自主品牌必须要向上突破,走向高端,而以捷达VS5为代表的合资品牌,正在全面下探,以进入自主腹地,短兵相接之际,中国品牌如何突破?
合资深入腹地,自主SUV如何应对
“市场两极分化、马太效应增强的背景下,无论是对于整体市场还是单个企业内部,明星车型效应会进一步聚焦。”宋军认为。这是吉利正着力打造博越、帝豪产品系列,荣威打造RX5家族以及长安推出CS75plus的内在逻辑。利用已有的成功车型作为命名体系一方面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接受度,在营销上也可以资源聚焦,而“兄弟同堂”的模式则能更好地覆盖所有的细分市场。
另一方面是聚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功能,成都车展上几乎所有的中国品牌车型,智能互联都是展示的重点。比如星途LX就在车展上重点展示了其搭载的“智能互联Lion3.0雄狮智云系统”以及L2.5级自动驾驶装备。作为一款“云智能SUV”,博越PRO更是想要从车规级芯片、智能交互、云制造、智能安全等四个方面来强化自己在紧凑型SUV领域的优势。博越PRO搭载了行业首款车规级芯片E01,每秒运算超百万亿次,缩短了车机芯片与手机芯片的代差;此外,其搭载的GKUI19车机系统,拥有开放的车机底层架构平台,能实现快速的自我迭代和进化,可以实现“智能车机”的升级。
“与国外的消费者相比,中国在10万~15万主流价格区间的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重视度大大高于前者。”宋军谈道,这也是汽车“四化”趋势之下,市场结构性调整的趋势之一。
虽然SUV市场在前7月出现下行的趋势,但从数据上看,下滑的主要是10万元以下的入门级市场,而紧凑型SUV市场,在业内看来,未来3年,仍然将是SUV市场中最为主流的消费区间。几乎所有的中国品牌都在这一市场密集布阵,作为SUV市场的后来者,吉利在10万元以上的SUV市场不仅布局了星越和博越两大家族,还进一步利用成本和价格优势来抢食其余品牌份额。
由于技术和成本原因,部分中国品牌目前尚未有国六车型投放,另有企业面临排放升级后成本大幅上涨,从而失去市场的痛楚。而包括吉利在内的企业正在加速抢占这些品牌所让出的份额。“目前全国市场,云南因为几乎都是国五车型的倾销,所以车市价格最低。”宋军透露道,不过,虽然当地市场尚未实施“国六”,但由于主流品牌的国六车型价格与国五差异并不大,诸如吉利2020款博越的起售价格较上一代拉低了一万元,甚至低于国五车型,因此,当地消费者也开始转向“国六”车,这或将进一步加速边缘企业的沦丧,强势品牌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