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到最近的发展规划纲要发布,长三角各地纷纷以实际行动,致力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12月6日,“绿色新湖区、世界南太湖”2019年湖州南太湖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太湖南岸拉开帷幕,这也是南太湖新区成立以来首次举行的投资洽谈会。本次洽谈共签约28个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长三角经济“洼地”
谈到湖州,不论是宋人柳永词中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还是明清时期盛行的“苏湖熟,天下足”,历史上给人的感觉是“富足”。不过,进入工业社会之后,湖州发展相对周边地区滞后了,近几年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湖州不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GDP,在浙江省都名不见经传。
2019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湖州市经济总量排在浙江省第八,2000亿GDP的体量,相对同在太湖周边苏州、无锡的万亿级别,差距很大。
为了改变环太湖经济“洼地”局面,湖州近年着力打造经济增长极。今年6月,作为浙江省大湾区“四大新区”之一的湖州南太湖新区成立,其定位就是深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浙北高端产业集聚地。
在谈到南太湖新区相对长三角其他地区的政策优势时,新区宣传中心副主任沈琴英对第一财经称,除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类鼓励政策之外,市政府对外投资重点企业在三年内实行财政奖励。“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优惠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0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上海经苏州至湖州的高速铁路,今年底有望开工,届时从湖州到上海虹桥只需要半小时车程,大大增加了湖州的区位优势。
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新时期,呈现的特征是增速下降和创新驱动。在这样一个时刻,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增强区域活力,提升要素效率,建构区域发展的新动能。
“新区坚持生态化、高端化、引领性,积极构建以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休闲旅游等为主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锻造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管委会有关负责人称。
在系列政策推动下,虽然新区成立仅有半年时间,却已集聚院士专家工作站9家,拥有64家高新技术企业、22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其它一批国家、省级科创平台。碳化硅新材料、佳格电子等一批数字经济企业和项目在新区集聚,能源汽车产业在当地已形成覆盖上下游的全产业链,特瑞思药业、协和华东干细胞等40多家企业在此支起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天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天任称,南太湖新区重点发展大智造、大科创、大旅游、大金融、大健康五大主导产业,这与天能未来发展高度契合。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与南太湖新区签约‘太湖科技城’项目。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席红霞教授对第一财经称,最看中湖州的区位优势,且南太湖新区行政服务十分高效,商事制度完善。席红霞团队的商业卫星光电姿态敏感项目,已在南太湖新区注册设立,并于今年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业团队B类。
6日下午,凯金新能源项目在南太湖新区开工,项目全部达产后,能形成年产15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15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