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疫情发布,透明是最好的稳定剂

时间:2020-01-21 13:44:08 | 来源:第一财经

始发于武汉的不明原因肺炎,随着信息的公开透明,各方面情况正逐渐明晰,自从确认这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后,从病毒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到病例的及时通报,再到医护人员的感染情况,以及各地防控措施,都在向公众公开。

据最新消息,截至1月21日12:48,我国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33例,其中确诊病例219例(武汉市198例,北京市5例,广东省14例,上海市2例);疑似病例14例(四川省2例,云南省1例,上海市4例,广西壮族自治区1例,山东省1例,浙江省5例)。

国际上,日本通报确诊病例1例,泰国通报确诊病例2例,韩国通报确诊病例1例。

医护人员方面,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在央视采访中提到,有14名医务人员在护理一名患者过程中被感染。

国家最高领导人也及时作出批示,要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集中救治措施等。

最新的措施是,国家卫健委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应该说,此次事件较当年“非典”的应对,都有了很大进步,但在此过程中,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鉴于疫情防控的科学性,信息的公布还应该更及时,更公开。

比如14个医护人员的感染,只是通过媒体对钟南山教授的采访才披露出来,官方为何不以正式通报告知公众?医院是整个防控体系的关键一环,医护人员要直接面对各种患者,如果能早点公开医护人员的感染情况,告知大家他们是什么时候感染的,何时确诊,分布在哪些医院,这对其他医护人员,会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会加强自身的防护。

除了医护人员的感染信息公开不足之外,感染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例信息公布的及时性也有改进空间。此前,官方的公布只是局限在武汉,其他地方并没有一例发布,直到周边国家和地区逐渐有病例发现,国内其他地方才开始逐渐公布情况,武汉当地的案例也突然增多起来。这种滞后的信息公布,显然错过了最佳的防控时机,大量人员的流动,加上春节前夕的密集迁移,显然会扩大病毒的传播。

而且,当初“未见明显人传人现象”和“可防可控”的说法,也让公众放松了警惕。第一财经记者到事发地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采访,发现当地的店员大多没有戴口罩,没有进行基本的防护,很多人都若无其事。这是当地职能部门对问题的严重性估计不足,没有把信息宣传到位,没有把问题公开到位。

我们认为,还是应该及时而全面向公众公开信息,普及一些科学防护和检验工作的常识,包括检测流程、时间与最后确认。如果说从发现到确诊需要一点时间,此前的谨慎是正常的,但一旦确诊和确认,就要及时公布信息,没有必要因为害怕民众恐慌而延迟公布或隐瞒公布,因为这需要以更多民众的健康甚至生命作为代价。

在这方面,政府部门传统的信息发布方式也是有问题的。此前建立的政府发言人制度,现在比较少见了,在疫情发布方面,更多的是通报会,记者连提问的机会都没有。

很多恐慌的产生,其实是受众获得的信息不科学、不完整造成的。权威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是人心的最好稳定器,也是谣言的最好消毒器,遮遮掩掩,反而容易激起一些不负责任信息的传播。

这方面,香港地区的一些经验,值得内地学习。

在香港出现第一例疑似案例后,即使没有确诊,香港特区政府仍然迅速采取防疫应变方案,宣布三项应急措施:于出入境口岸加强健康监察,一旦有怀疑个案即到公立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要求前线医护人员提高警觉,安排怀疑个案接受隔离治疗及尽快安排化验测试;要求各私家医生及医院加强留意及转介。

香港方面还设立通报机制,卫生防护中心开启相关事件专页,媒体天天追问报导疑似个案情况进展。

尽管到目前为止,香港还未确认一例患者,但这种防范于未然的作法,值得内地借鉴。这些措施,没有增加香港民众的恐慌,反而增强了民众的自觉性。一些去过武汉的发烧咳嗽病人,会自行申报,自觉到医院接受检测和隔离,各公立私家医院及医生都非常配合。

很显然,这次新型肺炎的出现,触动了香港人的神经。这一次,香港吸取了17年前的惨痛教训。

总之,在重大疫情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面前,来不得半点马虎,治疗和防护需要科学,信息的公开和社会治理水平,也要讲究科学和时机。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正如习总书记所言,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