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LED今年国内需求将降10%,紫外灯和显示屏是机会

时间:2020-02-13 16:44:20 | 来源:第一财经

调研机构LED inside的中国区研究总监王飞2月13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预计,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将令2020年的LED国内需求同比减少10%以上,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灭菌功能的紫外线LED灯、以及可用于在线会议的显示屏则可能成为LED行业的机会点。

多家LED企业已于2月10日复工,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削减不必要的支出、采取更立体多样的营销手段、调整内部产能、把握显示屏等细分市场机会,成为LED企业应对疫情的共同选择。

车用照明业受冲击较大

此次疫情对LED产业供给侧的影响,在芯片、封装、应用三方面体现。从上游芯片厂看,王飞认为,整体上LED行业芯片产业远离武汉及湖北核心疫区,因此受到的影响不像LCD(液晶)面板、半导体、光电通信、汽车等行业那么严重。此外,LED芯片行业处于高库存的状态,短期不能复工也不影响芯片供给。

华灿光电(300323.SZ)员工中武汉籍占比较高,部分员工春节回武汉后受到武汉封城影响,短期内难以返回工作岗位,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武汉工厂已经产能退出,其生产基地主要处于义乌和张家港,目前产能暂时受疫情影响不大,后续需要进一步观察。

三安光电(600703.SH)主要生产基地位于福建省与安徽省,相对受到的影响较小;但它位于湖北省鄂州的Micro/Mini LED芯片新项目,预计会受到疫情影响而进度延后。其它中国LED芯片厂离疫区较远,暂时不会受到影响。

从中游封装厂看,LED封装产业链主要分布在珠三角,以及部分珠三角企业集中内迁的江西省。目前这两个地区均不是疫情中心,预计受影响程度较轻,后续需看广东、江西能否有效控制疫情。

从下游应用看,LED照明产业集中的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目前均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情况尚处于可控态势。LED背光产业链主要位于广东、江苏,整体影响不大,但是由于武汉是LCD(液晶)面板产业重镇,因此需求会受到一定影响。车用方面,湖北省是汽车产业重要集群,武汉市也是中国汽车产业重镇,因此整体汽车产业受影响会较深,车用照明市场会连带受到较大冲击。显示屏产业链主要在深圳周边,预计受到影响较小。

紫外灯、显示屏机会大

对需求侧而言,王飞认为,疫情带来一次性需求下滑的冲击,因此需求将会出现单季度大幅下滑。疫情还带来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预计对部分LED行业也会造成影响。整体预计带来的中国市场LED需求衰退达到10%以上。

其中,一次性需求冲击对通用照明、车灯都会造成影响,对本来就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的通用照明、车灯产业造成加速出清的效果,部分中小企业或将永久性退出。

此外,需求下滑还会间接体现在户外显示屏、景观照明等非必须品的细分应用市场。这些行业高度倚赖政府购买,预计今年政府预算在相关领域的投入都会大幅缩减,转而主要支出到防疫、医疗、社保、公共安全等领域。

同时,王飞预计,“此次疫情可能带来利好的子行业包括UV LED(紫外线LED灯)和会议显示屏系统”。紫外灯可以杀灭细菌及病毒,因此在疫情中传统紫外灯具销售暴增,出现石英灯管及支架供不应求的状况。UVLED尽管离有效杀菌的剂量仍有差距,然而水涨船高,上涨的紫外灯具价格刺激相关产业链商业化速度。

另外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在线会议、在线教育成为企业、政府及学校的首选工作方式,因此大屏幕显示设备的需求随之增长,因此会议显示屏行业会间接受益。

多家LED企业已经复工

国内多家LED企业已于2月10日复工,包括雷士照明(02222.HK)、华灿光电、国星光电(002449.SZ)、雷曼光电(300162.SZ)、联建光电(300269.SZ)、兆驰股份(002429.SZ)、佛山照明(000541.SZ)等。

雷士照明2月10日开始错峰复工和弹性办公。雷士照明CEO王冬雷表示,这次疫情短期内对大部分企业,尤其是线下零售行业是一个巨大的突发挑战,但机会就在挑战中。雷士的商业照明生意第一季度可能会困难一些,但拿到的项目只会延缓一点;细分照明市场雷士的份额还很小,还有发展空间;线下零售团队采用更立体多样、在线线下互动的营销方法。雷士将砍掉所有没必要支出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支持前线,要用自己最大的确定性应对未来的任何不确定性。

华灿光电在张家港和义乌的工厂已全面复工,称这次疫情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没有造成实质的影响。国星光电2月10日复工,并就个人防护、就餐、住宿等情况发布了告员工书。兆驰股份在广东、江西的工厂也于2月10日复工,计划通过内部产能调整,争取在二、三季度把一季度损失的销售额补回来。

雷曼光电2月5日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随着国内5G进程及显示超清化发展推进,超大屏超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有望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蓝海市场,远程在线协作和智能化办公也将成为关键时期办公趋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