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55万人脱贫!贵州大山深处两个贫困县摘帽靠的是什么

时间:2020-04-05 19:44:14 | 来源:第一财经

从贵州省大山深处近日传来好消息:荔波、独山两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贵州省政府3月发布的相关公告称,退出贫困县序列,经过了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专项评估检查和向社会公示等程序。

独山县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荔波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都是深度贫困县。第一财经记者曾多次随国家林草局造访过。这两个县也都是国家林草局定点帮扶的国家贫困县。

最新数据显示,刚刚摘帽的这两个县:2019年,荔波18万人口,创造了61亿元的生产总值(GDP);独山37万人口,创造了94亿元GDP。

荔波被称为“地球绿宝石”,拥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名片。但多年来,荔波县大部分农村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吃粮靠救济,吃盐靠卖柴”。

在荔波县海拔最高的高山林区边缘村之一的大土村,村党支部书记龙贵雄介绍,前些年,大土村石漠化荒地光秃秃,小溪干涸、山泉断流,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困境。

从1990年起,大土村开始了“造林起步,造田饱肚,修路致富”的生态强村建设。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以来,荔波选聘3230名贫困人口担任护林员,人均年增收1万元,累计发放补助资金6692.92万元,直接带动13412人稳定脱贫,真正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的目标,惠及全县25.66%贫困户。

贵州省荔波县瑶山瑶族乡梦柳布依风情小镇一景。摄影/章轲

生态改善了,带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游客。统计数据显示,荔波全年旅游总收入从2014年的54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94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52%,直接拉动5.68万人增加收入,带动9630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在荔波县瑶山瑶族乡,梦柳布依风情小镇正红红火火。高桥村党支部书记朱明怀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梦柳布依风情小镇紧邻大小七孔5A级景区,区位优势明显,是荔波县提质扩容移民搬迁重点项目。

朱明怀介绍,梦柳布依风情小镇定位主打特色民族风,融入荔波布、水、苗、瑶四大民族服饰、餐饮、建筑等文化,提升荔波旅游体验感,吸引商业入驻和旅客。同时,生态旅游也让当地百姓搭上“旅游台”、吃上“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在荔波县,林下仿野生种植石斛已达5100亩,形成了原种扩繁-种植-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产业格局。在黎明关水族乡永康集镇太吉村的黄金百香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柏柱洋(福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晟介绍,该基地种植黄金百香果300亩,主要以“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基础,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互联网”的经营模式,以务工、土地租金、收益分红带动农民脱贫增收。黄金百香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已经为太吉村农民解决就业3000人次,覆盖农户25户80人。

贵州省独山县某茶叶加工企业生产车间。摄影/章轲

紫林山村是独山县最为偏远、高寒湿冷的贫困山村之一。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紫林山村有921户2538人,其中贫困人口279户106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2.0%。

在这里挂职的国家林草局规划财务司副调研员曲佳介绍,基础设施落后、气候条件恶劣是造成紫林山村贫穷落后最重要的两个原因。

国家林草局帮扶后,独山县发展无患子、茶叶、刺梨、铁皮石斛、油桐、海花草等绿色富民产业,全县无患子种植面积15万亩、刺梨近3.2万亩、铁皮石斛超过5000余亩、茶叶11.8万亩。生态旅游受益农户3000余户,涉及贫困户600余户,户均增收近万元。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在国家部委帮扶的同时,是一大波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地,如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项目、退耕还林、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石漠化综合治理、珠江防护林等项目支持,以及相关省市的出力。

2016年以来,国家林草局支持独山县林业建设项目50多个,总投资近5亿元;对荔波投入帮扶资金超过3亿元,引进帮扶资金1.3亿元。广州市及白云区统筹帮扶资金1.32亿元,支持荔波县实施项目67个,受益贫困人口23515人。

在国家林草局日前召开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国家林草局局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建龙表示,对已经脱贫摘帽的荔波县和独山县,将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继续拓展产业扶贫模式,建立稳固脱贫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