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从业生涯不算短,但上周五央行调降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却真的是“活久见”。长期从事资金交易的交易员们有一个几乎每天都挂在嘴上的数字0.8%,这是因为他们每天会在账上留出一些备用金,这些资金如果当天不被使用,就会成为银行存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央行为这笔资金付出0.72%的隔夜利息,这也是资金交易员的“最低利率保障”,为了简便起见,很多人就省去一位小数,直接说0.8%。
这个0.72%或者0.8%,是中国银行界的利率红线,上次触及这条红线还是在12年之前的2008年,当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央行把这一利率从0.99%降到0.72%。
这里面也有一个小插曲,中国的利率水平此前都能被3整除,这里面有很多轶闻,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参照了算盘的9进制,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计息周期是360天,能被3整除的利率在计算日息时能避免除不尽。不过电脑普及之后这都不是事了,中国的利率“被3整除“时代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4月3日,这一利率直接下跳37个基点至0.35%,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和历史说再见。
市场当然更关心这样一个有些吓人的幅度,很多人惊呼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走向全面宽松,毕竟对照上一次金融危机时,央行的力度显得更加激进。现在讨论力度到底会有多大,似乎仍然有点早,但政策不管如何宣示,都是有一些指标可以来衡量的。同时,解读政策的取向其实也可以让大家理解更多的政策涵义。
货币政策是否走向宽松,更重要的指标是看结果。比如实际贷款利率能下行多少,社融增速和贷款增速能不能打破之前的10%~11%和12%~13%的天花板,房地产市场是否会火爆(即使政策上可能并不合意)。到最后,要看经济和资产价格前景,甚至通胀预期,如果这些不能实现,那么宽松只停留在分析师的报告里。
简单而言,宽松既看过程,也看疗效。而将来是否有后遗症,坦白而言,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面临经济衰退,刺激后遗症的担忧应该稍微往后放一放。
这也解释了央行为什么动了大家的0.8%。如果说这个利率水平是很多人心中的红线,那么央行此举似乎是想打破一些固有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思维模式之中,肯定包括“负债成本刚性”,几乎每一个银行从业人员都应该听过并深刻理解这句话——意思是想要吸收便宜的存款,简直比登天还难。每一个客户经理的工作不是想方设法去吸收便宜的存款,而是尽量在负债成本之上获取更多的收益——这个收益多数来自于贷款,所以大家发现LPR利率下降幅度总存在很多阻滞,银行也总有许多藏在心里的委屈和怨言,而央行直接去动大家心里的0.8%,其实也是在暗示大家,很多事情要变一变了。
这些变化会包括更多方面,比如余额宝利率不能再维持在2%以上的水平了,因为这几乎是一个隐形的存款利率下限,如果这个利率不能下降,那么就算降低存款利率,其实际效果也是十分有限。现实中,谁都会打开余额宝,然后指着收益率说:“至少不能比这个利率低。”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进入了一种新的模式,这个新模式颇有些责任共担的意味,在疫情肆虐之后,所有人都要为经济重振付出自己的努力。
再稍微向前推一步,在中国的政策决策历史上,某个政策“单兵突进”是不现实的,最终要达到政策效果,“组合拳”和“从上而下”是两个重要的法宝。因此,货币政策的看似“单兵突进”,更意味着中国的新一轮经济纾困举措即将渐次而出,财政政策是中国的政策工具中最具有协同效应的政策——简单而言,就是资金更愿意跟随财政项目及其取向,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相对较低,但却是提供底层流动性支持的必不可少的举措。所以,在中国的政策文本中经常提及的“资金跟着项目走”,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经过中国实践证明的最有效的拉动经济的方式。
可以预计,一次超常规的降息不会是宽松的终点,而大概率是宽松的起点,与货币政策相配合,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出台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加大。近期的经济数据和海外疫情走向开始侵蚀就业市场和经济前景,一次超常规降息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更多宽松和支持性举措正在孕育,货币政策这一次也不会“单兵突进”。
财政刺激规模会有多大?我们可以先做一个基准测算,特别国债发行大约是1万亿元,财政赤字率大约会比预期的3%多出50~80个基点,也就是5000亿~8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大约会比去年高1.5万亿元,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至少超过3万亿元的刺激计划。而如果考虑到中国的财政政策货币乘数在1.0~1.4,这至少会产生4万亿元的GDP,也就是说中国经济会在全年至少获得4个百分点的动力。
问题是这个规模够不够?如果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名义增速为-10%,那么会产生2万亿左右的缺口,因此4万亿的规模至少可以补足第一季度的损失,并在未来几个季度对经济带来一定的支撑。假设中国经济第二季度重新回到轨道,那么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的名义GDP平均增速大约在7.5%左右,加上4万亿的额外刺激,全年名义GDP增速也仅为4%左右,考虑到平减系数,实际增长率大约在2%。换句话说,4万亿的规模其实不足以让中国经济出现实质性的增速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跟超常规的货币政策宽松一样,中国也会迎来更加具有爆发力的财政刺激计划。
(作者系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