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机器军团”忙插秧——湖南产粮大县春耕见闻

时间:2020-04-13 12:11:10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4月13日电 题:“机器军团”忙插秧——湖南产粮大县春耕见闻

新华社记者白田田

晨曦透过育秧大棚薄膜,倾洒在绿油油的秧苗上。清早,湖南衡阳县插秧机手杨玉亮和同伴乘坐面包车,从西渡镇梅花村出发,赶往40公里以外的金兰镇。

他们是梅花村富农合作社负责人刘准派出的一支“机器军团”:6台插秧机、12名机手,还有拖拉机满载的秧苗。这是机手们第一次跨乡镇、集团化插秧,在金兰镇预计要忙碌一周多时间。

衡阳县是湖南有名的产粮大县,今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户种植双季稻,目前早稻栽插面积已达20多万亩。当地有“插完早稻过五一”的农谚,大幅增加的早稻面积,意味着插秧的任务重、时间紧。

以金兰镇为例,今年新增早稻面积近3000亩。但全镇只有三四台插秧机,加上今年新购买的也不过七八台,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只能在全县范围内“求助”。

几天前,合作社负责人、种粮大户、机手、县乡干部等各方代表在县城连夜召开碰头会,商讨如何统筹安排插秧机。大家根据育秧大棚的出苗时间倒排工期,确定了土地平整、秧苗运送、机手组织、机器调度等事宜。

衡阳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林忠秀说,要做到无缝对接,一个环节也不能掉链子,否则就会耽误农时。比如,如果今天出苗插秧,提前两天就得把田平整好。

供需双方对接上后,“机器军团”很快赶赴金兰镇。杨玉亮是干了10多年的老机手,到了丘陵地块偏多的金兰镇,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有的田埂太高,插秧机下田不方便;有时秧苗供应不及时。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不少村民过来围观,对着新式的插秧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起来。

“还是机插秧又快又准。”67岁的种粮大户曾维良流转了100亩水田,以前插秧时要雇工30多人,一个人一天插不完一亩地,而且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机器军团”提供“包秧苗、包插秧”的一条龙服务,一台插秧机每天可作业25亩左右,每亩费用为320元,综合成本算下来比人工插秧要低。

在衡阳县,“机器军团”不止一家。三湖镇利民农机合作社,11台崭新的高速插秧机佩戴大红绸“入列”,专业插秧服务队的机器总数达到21台。一台插秧机享受国、省、市、县四级补贴,农户只需花费3万多元。

利民农机合作社理事长王水斌说,合作社承接插秧业务后,按照统一的作业要求和收费标准实行调度,尽量确保每台插秧机每天都有任务安排。新机器还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和摄像头,可以监测作业面积和质量。

如今,“机器军团”的名声传播开了。在梅花村,刘准的手机响个不停,是不少种粮大户打过来的。刘准只能委婉拒绝:“已经是满负荷运转,你们的电话打晚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时候忙不过来,其实是最大的幸福。”王水斌说,他们希望今后能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