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内 >

真实虚拟之间,体验多维度博物馆

时间:2020-05-18 15:11:25 | 来源:科技日报

真实虚拟之间,体验多维度博物馆

保持“云游”热度展览内容要更“有料”

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包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在内的众多博物馆重启大门,有序开放。那么,疫情期间吸睛的云展直播还会持续火爆吗?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

对“趣博物馆”创始人黄乐来说,带着女儿去博物馆看展几乎是日常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她原有的生活节奏。“疫情期间,不能去现场看展,宅家看云展和直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印象最深的是故宫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的几场直播,酷炫的高科技,一下子拉近了博物馆和观众的距离。”黄乐说道。

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包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在内的众多博物馆重启大门,有序开放。那么,疫情期间吸睛的云展直播还会持续火爆吗?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对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科技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在线展览将成线下实体良好补充

疫情期间,为做到“闭馆不闭展,服务不打烊”,全国博物馆通过网上展览、虚拟展厅、数字博物馆、在线直播等方式,持续向公众推送博物馆优秀的文化产品,社会反响热烈。

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看来,云展直播的火爆,是博物馆积极应对疫情的一种方式。

“疫情之后,云展直播的热度可能会有所变化,因为观众可以直接到现场观展,毕竟现场体验是不可替代的。但线上的云展直播也不会消失,后者在打破时空限制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杜鹏飞说。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核心的文化产品。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介绍,研究发现,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优秀策展人通过实体展览传达出来的有效信息通常不到20%,其他80%的信息受时空影响难以释放,是特别遗憾的一件事情。

同时,近年来博物馆展览数量每年以10%以上的比例在增加,但每年全国博物馆90%以上的展览主要为基本陈列展。统计显示,一个基本陈列展,在3个月的时间内,参观人数突破100万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而云展直播带来的观众数量的激增是明显的。杜鹏飞举例说:“比如,云直播上做一场学术讲座,听众动辄成千上万人,而现实中的学术报告厅只能容纳300人。再比如,我们做一场在线直播导览,观众数量往往多达数十万,和博物馆半年的接待量相当。”

在他看来,疫情之后,博物馆推出的云展直播或许不会像之前那么密集,但从内容和形式上来说会更为丰富,未来线上与线下展览将进一步深度融合,彼此间将形成良好的补充和互动。

AR、5G等技术带来线上观展新体验

事实上,在线展览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在三维建模、全景漫游、5G通讯等新兴技术的加持下,如今的线上展览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以往的观感和体验。

“我记得特别清楚,在敦煌研究院的一场直播中,采用了增强现实(AR)技术,当导览者在一座座棕黄色的洞窟前进行讲解时,洞窟最里面的景象也随之跃然屏上,效果还是挺震撼的!”黄乐说道。

在直播中欣赏莫高窟景象的同时,黄乐还和女儿一道,和石窟壁画中的主角有了一次穿越时空的“亲密互动”。小程序“云游敦煌”里,上映了一组“敦煌动画剧”。打开动画剧,不仅能看到动起来的“千年壁画”,用户还可以挑选喜欢的故事角色,参与动画剧的配音和互动。

吸睛的不只是敦煌研究院。防疫闭馆期间,国家博物馆也在积极探索线上传播新模式,先后推出40余个VR虚拟展厅、5场“云直播”等活动。

其中备受关注的是,国博在“中国航天日”推出的“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及5G开幕直播和云导览。

据介绍,这是国博第一次充分利用三维建模、全景漫游等数字技术,汇聚融合文字、图片、音视频、VR等媒体资源,在无实体展厅的虚拟世界打造线上云展。也是其第一次在5G通讯技术的支撑下,与多平台联动,对云展开幕式和专家导览进行现场直播,标志着国博加速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

不同于把线下展厅直接“搬”到网上的在线展览,“永远的东方红”从筹备到展出均在云端进行。策划团队“云策展”“云布展”,观众“云观展”。云展览充分发挥了数字技术优势,让不在一处的展品荟萃一堂,让不在一处的人们同步观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杜鹏飞表示:“在‘云端’进行展览策划和展陈布置,是新兴信息技术加持下,策展理念和形式不断迭代的一种体现,是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之一。”

未来云展直播需硬件软件两手发力

疫情期间火爆的云展直播,无疑为博物馆聚拢了更多的人气。未来,如何通过不断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方式,让展览更好看、文物“活”起来,也是许多文博界人士正在思考的问题。

在杜鹏飞看来,要让云端的展览直播更好看,离不开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支持。比如,只有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将高分辨率的视觉影像放到网上,供观众在线欣赏。未来,想要将更高分辨率的数字化内容清晰流畅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还需要有更为强大的硬件层面的技术支撑。

技术手段之外,展览本身的内容和品质也尤为关键。“在软件方面,最核心的就是要不断地去挖掘藏品丰富的学术和文化内涵。然后,把挖掘的成果,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也正是文博人的责任和使命所在。”杜鹏飞强调。一场高品质的展览,离不开专业的团队、精良的策划、高品质的采集和制作过程。

在长期关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看来,当下云游博物馆渐渐成为了一种新风尚,想要保持博物馆云游热度,未来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内容设计和提升云游体验。她说:“要优化内容设计,对线上云游和直播的内容精心挑选、系统设计,让观众对文物和展品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还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用户云游过程中的浸入感和互动性,让观众能够更为深入地参与看展和直播过程,不断增强博物馆的用户黏度。”(记者 唐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