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渤海湾边看晨曦升起,中午在王府井漫步品尝全聚德烤鸭,到了晚上还能欣赏到燕赵大地最璀璨的星空。
这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描绘出的一幅蓝图。如今,这一切正在逐渐变成现实。经过多年的努力,京津冀已初步建起了综合立体交通网,区域内快速铁路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形成了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
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北京至张家口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高速铁路。
京张高铁开通后,北京至张家口太子城的冬奥会主赛场可在1小时内通达;与连接开通的张家口至呼和浩特、张家口至大同高铁相衔接,北京至呼和浩特可在2小时20分钟左右通达,北京至大同可在1小时40分钟左右通达。而如果开车从北京到张家口,即便走高速也得将近4个多小时。
2015年,中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
“按照国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交通一体化有明确的任务目标。”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李先忠在交通运输部官网在线访谈上介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分为八大类,包括轨道、公路、港口、航空、城市交通、运输服务、智能交通、绿色交通。
而不同的领域,也有不同的叫法。如涉及轨道的被称为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涉及公路称为完善便捷通畅公路交通网,涉及港口称为构建现代化的津冀港口群,涉及航空称为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
李先忠介绍,北京铁路建设的一个重点是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因为这是京津冀交通的关键节点。副中心站综合枢纽汇集3条轨道交通线路和3条铁路线路,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明确的10个全国客运枢纽之一,是北京唯一连接两大国际机场的铁路综合枢纽,也是副中心唯一连接京津冀和城市中心区的换乘枢纽。工程计划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道刚介绍,截至2019年9月,天津境内铁路总里程达到1285公里,路网密度为10.9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第一。
按照时间表,到2020年,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3000多公里),形成以“四纵四横一环”运输通道的区域交通新格局(多节点、网格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长40%。
届时,可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的“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1.5小时交通圈”。建成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5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新建或改扩建综合客运枢纽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乘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但目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仍面临着区域间的规划衔接、基础设施项目的对接、交通政策统一、协调发展、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协作、公路治超联防联控等困难。
有专家介绍,京津冀城市群区域内部,城乡之间的交通通达性不高。虽然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但多数城市的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的发展依然滞后,缺少便捷的交通通道。三地缺乏交通信息的共享机制,在治理治理中的联合执法机制不完善,如治理货运超载方面,计重收费标准不统一。
“当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已经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说。
在日前召开的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也对此表示,2020年要着力打造京津冀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推进丰雄商高铁、京秦高速、津石高速等建设,完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集疏运体系,统筹推进京津冀城市群运输服务体系建设。
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重点工程建设方面,交通运输部表示,今年将启动实施天津港绿色智慧专业化码头科技示范工程,推动津冀港口协同发展。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对外骨干交通网建设,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对外骨干公路项目建设和提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