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已持续两个多月,目前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金融机构也不断创新完善支持方式。但中小微企业在疫情的影响下,普遍面临因现金流不足导致经营中断的风险。
在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上,还存在哪些困难?在打通产业链、资金流方面,金融监管还有哪些具体的支持政策?
3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检查官杨丽平介绍了疫情期间金融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有关工作。她表示,要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要直接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支持。
疏通“堵点”
受疫情影响,各行业、企业复工复产进度不一。由于产业链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会导致上下游企业的运转顺畅。
“产业链资金流的‘堵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核心企业占用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二是中小企业本身存在融资难融资贵。”杨丽平介绍,基于此,对于银行而言,一是要抓住核心企业这个产业链的关键,核心企业是产业链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一方面,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自身的发展。“产业链核心企业受疫情影响,可能自身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资金上的问题,我们鼓励银行增加对他流动性的支持,包括给他增加授信额度,帮助稳定他的生产和经营。”杨丽平表示;另一方面,她建议,通过给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授信、贷款,或者支持发债,支持其更多以现金的方式或者预付款的方式给上游供货企业,以及减少对下游企业预付款的比例,进而支持到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
二是,要直接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支持。主要措施包括:如果核心企业不以现金方式或者预付款方式给上游企业,银行可以基于真实的交易场景,为上游供货商提供应收账款的融资。
杨丽平指出,在疫情防控期间,鼓励银行适当的提高融资比例,增加资金来源,增加流动性。对下游经销商,如果核心企业不降低预付款的比例,则鼓励银行通过下游经销商提供仓单或存货进行质押融资,或基于订单进行预付款融资。
此外,她强调,疫情防控期间,对暂时受到疫情影响、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银行可以适当降低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比例,并适度减免手续费,增加企业手中的现金流。
另外杨丽平强调,上述政策的关键是基于真实的交易背景,银行要加强风险防范,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要诚信,不能做假。
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大多都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数量多、自身抗风险能力弱,疫情给它们的冲击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冲击。
据银保监会数据,在存量贷款方面,存量的中小微企业加上个体工商户、小企业主共有2200多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400多万户。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中,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地进行复工复产,做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杨丽平谈到,帮助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和发展政策分为存量贷款和增量贷款。在存量贷款方面,对中小微企业(包括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在增量方面,继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也会研究考核首贷率,让更多从来没有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能够从银行获得融资。
近期,银保监会及时研究落实金融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有关重点工作。
具体来看,一是强化产业链核心企业支持力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加大流动性资金贷款支持,给予合理的信用额度。支持核心企业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融资后,就是他拿到钱之后,以预付款的形式向上下游企业支付现金,降低上下游中小企业现金流的压力和融资成本。
二是,优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金融服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跟进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复工复产需求,支持企业以应收账款、仓单和存货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同时,推动适当降低银行对信用良好企业的承兑汇票保证金的比例。这些也是增加企业手中的现金,增强企业的流动性。
三是,加强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金融支持“稳外贸”的作用,保障贸易融资信贷资源配置,完善激励机制,增加外贸信贷投放,这是增量。落实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对受疫情影响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贸企业可协商再延期。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并降低费率。
另外,运用金融科技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供应链业务系统,通过与核心企业、政府部门相关的系统进行对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链条上的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供应链融资服务。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强与主要依靠互联网运营的民营银行的业务合作,为小微企业精准滴灌,提高复工复产小微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