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6月17日电 题:重筑家园 有序复产——广西全力开展灾后重建见闻
新华社记者卢羡婷、覃星星、胡佳丽
进入6月,强降雨侵袭,广西多地出现洪涝灾害,山体塌方、房屋倒塌、农田损毁……群众财产损失严重。洪水退后,受灾地区党委、政府积极组织力量投入灾后重建工作中。
“抢通道路就是抢通生命线”
6月7日,漓江、遇龙河水位急剧上涨,山水如画的桂林各乡镇均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多个村屯山体塌方、滑坡,道路、供电、通信中断,成为“孤岛”。
阳朔县普益乡大山村“失联”一天后,为了全村被困的242户约900名村民的安全,村委会副主任刘志南带着一把镰刀,翻山、蹚水、砍树枝,徒步近4小时抵达乡政府求援。
普益乡党委政府连夜布置救援抢险工作,加快道路疏通,组织20余名乡干部和一名乡卫生院医生携带充电宝、干粮等物资,与赶来的消防、武警等救援人员一起徒步挺进大山村,并动用社会救援直升机向村子空投救灾物资。
10日,普益乡集镇通往大山村的山路修通。看见有村民骑摩托车下山采购生活物资,刘志南感到欣慰。“抢通道路就是抢通生命线,路通了,群众的心就定了。”
道路初步抢通后,电力、通信等单位抢修人员迅速进入大山村。目前大山村11个自然村已恢复正常供电和通信。
“将群众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洪水摧毁房屋、损坏农田,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给不少困难群众带来巨大打击。眼看玉米采收季节到了,家住阳朔县阳朔镇凤鸣社区黄泥嵅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毛金秀只能望着自家1.5亩被洪水肆虐的玉米地叹气。
由于劳动力不足,毛金秀家无法短时间内完成玉米采摘,一株株倒伏的玉米有可能就要烂在地里。得知消息后,结对帮扶干部卿志芳号召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到毛金秀家玉米地抢收玉米。卿志芳还想方设法找销路,在微信群等发布玉米销售信息,仅一天时间就帮毛金秀卖出500余斤玉米,收入上千元。
无论是紧急抢险还是灾后重建,作为“主心骨”的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前。阳朔镇帮扶干部对各自帮扶对象受灾情况进行详细摸底,一同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减轻灾后损失,确保全面小康路上贫困户不因洪灾影响而掉队。
在荔浦市双江镇,457户住房受损,8820亩农田被毁,部分路段因泥石流冲毁路面,交通一度被封锁,救援物资运送难度大。洪水过后,双安村村委会主任黄体斌连夜动员村民开展自救互救,清理路障恢复交通,清理灌溉水渠淤泥,恢复农田生产,并及时开展消杀工作。
在受淹严重的阳朔西街,洪水刚刚退去,环卫工人、消防队员与各商户就一起开展灾后清理工作。西街得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原貌,电力供应也迅速恢复,这个世界知名旅游景区正安全有序恢复经营。
“提高抗洪能力是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南方地区防汛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在地质灾害频发的广西,强化防御避险措施尤为重要。
谁也没想到,连日强降雨导致的山体滑坡会将阳朔县高田镇栗木山村村委大楼及周边民房整体位移100多米。灾后,栗木山村变成一片废墟,所幸转移及时,全村22户88名群众未出现伤亡情况。
“此次灾害对我们地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提出新要求,提高防洪工程抗洪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阳朔县应急管理局局长侯平军说。栗木山村重建家园需要解决整体搬迁问题,选择新址不仅要考虑就近、安全、方便等因素,更需要专家对新址进行地质评估。
在此次洪涝灾害中,广西自然资源部门积极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加强巡查,特别是学校、旅游景区、铁路沿线等,对出现的灾情、险情,及时派出工作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开展应急调查、排查和科学处置。
广西自然资源部门表示,下一步将针对广西地质灾害隐患点干部群众继续开展防灾避险知识宣传培训。一旦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和极端降雨等情况,将采取应急措施,果断撤离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避免造成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