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公布了其即将在两会上提交的8个建议。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朱华荣的8个建议中,有3个与中国汽车工业直接相关,分别直指中国本土汽车品牌与外资品牌比相对弱小、中国汽车芯片技术被“卡脖子”等问题。
朱华荣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新车产销大国,汽车产业总产值超过10万亿元,汽车产品终端销售超过3万亿元,就业、税收和商品零售总额都超过全国的10%,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加美好便捷的生活同时也在创造大量财富。过去几年,中国本土汽车产品质量持续提升,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关键技术应用快,主流中国汽车品牌产品的技术水平(包括安全性)不断赶超合资品牌,服务的效率、成本等也普遍优于合资品牌。但是中国汽车的品牌力较弱、溢价力较低,尽管价差值总体逐年缩小,但仍有较大差距,随着竞争进一步加剧,将越来越难以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
朱华荣建议中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系统进行采购专项支持,打造中国汽车制造名片,倡导使用中国品牌;倡导高知群体进一步了解中国品牌现状,对中国品牌给予客观评价,并在公共出行中,优先购买、使用中国汽车品牌,鼓励公众人物使用、购买中国品牌汽车出行。
截止到2020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累计已达49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75%。但朱华荣指出,到2025年,我国要实现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量的20%左右的目标,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市场发展不均衡,中端产品市场压力明显;整车销售仍是主要盈利模式,行业规模较小,企业投入巨大,产出低于预期;电池成本无法通过溢价消化,亟需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应用体系尚没有建立,标准也没有得到统一,推广难度还比较困难。
朱华荣建议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各地方政府与国家战略规划保持一致。建议行业组织建立“积分池”管理机制,由第三方在保证公平公正和相对市场化的前提下,结合行业积分供需情况对积分进行收储,同时允许企业从积分池借贷积分并按一定利率偿还,以此调控市场供需结构,稳定价格预期,便于企业提前进行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他同时建议国家电力企业牵头建立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的标准体系,统一V2G等相关技术标准,出台政策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波谷充电波峰放电,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
去年至今,全球范围内的芯片短缺问题愈演愈烈,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更大的风险在于中国本土缺乏高阶自动驾驶等核心芯片的研制能力,一旦外资企业对中国本土汽车实施技术封锁,中国汽车将只能聚焦于低端领域。
朱华荣指出,由于汽车核心芯片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国际局势风云变化、全球半导体原材料和产能日益紧张、新冠疫情对供应链影响等,汽车芯片存在随时断供风险,且将成为阶段性和结构性问题长期存在,汽车芯片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主要“卡脖子”环节。
在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美国是芯片技术和产品的主导者,中国则是芯片的消费者。目前国外厂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2020年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占了90%以上的汽车芯片市场份额。国内汽车主芯片公司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力投入发展,获得部分主机厂认可,但市场份额仍低于5%。
朱华荣建议在保证产业链稳定供应基础上,国家出台积极政策来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维护汽车供应链安全。具体办法包括设立汽车产业核心芯片及生产设备国产化重大专项,设立芯片薄弱环节的重大科技专项,掌握EDA设计软件、生产设备(高端光刻机)、原材料等国产化核心技术,提升我国芯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支持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弥补空白芯片领域。推动和鼓励主机厂敢于试用或大规模应用国产汽车主芯片,支持主机厂在整车开发过程中与国内汽车芯片商及早开展汽车芯片定制化研发,通过深度协作来提升汽车芯片品质与供应稳定性。以及从国家和行业标准角度制定准入和技术门槛,加强行业标准制定,主要是测试验证标准,确保半导体产品达标,让整车企业敢于使用国产化芯片。
除此之外,朱华荣还建议车辆合格证、发票等随车资料实施数字化与电子化,车辆合格证等“无纸化”不仅可以降低车管所的管理成本,还能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朱华荣指出,整车企业每年需要为纸质整车合格证支付1亿元以上的费用,而该部分费用不能为消费者直接带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