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如何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要害是种子和耕地

时间:2021-03-05 13:44:22 | 来源:第一财经

粮食安全一如既往受到中央政府高度重视。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们一定要下力气也完全有能力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在种子方面,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耕地方面,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完善灌溉设施,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这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技”包括育种。中央也明确要求,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一方面,国内外种业差距明显,以大豆为例,中国大豆单产水平不到美国大豆的60%;另一方面,世界种业正迎来以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生物育种科技革命,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创新,打好种业翻身仗,从而实现种业的跨越式发展。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要加强种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特别是当前要加快实施现代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育种联合攻关,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同时要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特别是要推进南繁硅谷等创新基地的建设。

至于耕地出现“非农化”“非粮化”的情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邢成举对第一财经表示,这是因为在地方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冲动。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粮食种植的低效,再加上分散经营的成本高、难度大,让不少农户基本放弃了粮食生产,耕地抛荒情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此外,随着城乡融合,市民下乡、资本下乡和项目下乡等情况更加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耕地原有的粮食与农业生产用途。

邢成举表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耕地总量保持18亿亩红线的目标,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将是一个需要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之一,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此外,“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之一,也有“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实施粮食、能源资源、金融安全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邢成举称,在国际上,粮食安全标准是“人均粮食400千克”,中国确定的粮食安全标准,高于国际标准,大约为人均470千克左右。除去粮食存储和加工等方面的损耗,按照中国现有人口计算,只要年产粮食达到1.3万亿斤以上,就可以保障中国人的粮食安全。

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指出,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

邢成举对第一财经解释称,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在粮食主产区、核心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通过建立粮食安全产业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粮食产业的配置效率,同时也便于国家的粮食安全相关政策可以进一步实现聚焦。

邢成举表示,吃饭问题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基本的安全战略问题。

他说,中国政府提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的概念,不仅强调粮食生产,也强调粮食产业的发展,统筹粮食的生产、销售、流通、加工等环节,进行一体化考虑,不仅有助于保障“量”的安全,也有助于保障“质”的安全。最终,还将通过粮食产业的纵深发展,不断提升粮食产业的效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