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袁隆平心中的两个梦

时间:2021-05-22 16:44:05 | 来源:第一财经

“杂交水稻之父”,走了!

据新华社报道,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在中国,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粮食安全都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话题。在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中国人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出生于1930年的袁隆平,经历过吃不饱的日子,深刻体会到粮食的重要性。他从1964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通过九年的努力,杂交水稻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成功。

由于他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今年1月15日,在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上,袁隆平通过视频致辞称,“2020年,我们在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土壤改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亿亩盐碱地、荒滩变良田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袁隆平还提出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2020年12月20日,在三亚召开了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启动会,成立以袁隆平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攻关领导小组。

今年5月,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全部水稻示范田中,经过实割实测,平均亩产1004.83公斤,较设计预测亩产量的900公斤多了100余公斤。“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示范项目成功后,将刷新海南省水稻亩产量最高纪录。”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曹兵说。

作为袁隆平院士和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代表,刘建兵研究员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要靠提高单产,二要靠扩大面积。双季稻亩产稻谷突破3000斤是“一箭双雕”,不仅周年单位面积单产提高,还可促推扩大双季稻面积,这是增加水稻播种面积的有效举措,对实现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罗志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袁院士对安徽省杂交水稻给予了很多帮助,之所以全省推广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这么大,跟他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他说,袁院士到安徽考察过几次,给大家的印象是,虽然院士是顶尖专家,但平易近人、待人谦和,人也很低调、不张扬,看上去是一位很普通的专家,但实际上就是这位普通专家,为世界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也为整个农业界的科学家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在袁隆平的心中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梦想试验田里的超级杂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把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坐在禾下悠闲地纳凉;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在生活中,袁隆平喜欢古典小提琴曲,称这能把人带到一个很舒服很美好的境界。大学里,他还是合唱团的成员,他的声音较低,同学们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大bass(低音)。袁隆平也喜欢听经典的歌曲,苏联歌曲《喀秋莎》、英文歌《Old Black Joe》都是他常唱起的歌。

2010年,在原西南农学院53届老同学聚会上,袁隆平发来一封信,其中引用了一句话:“百岁笑嘻嘻,九十不稀奇,八十是多来唏,七十是小弟弟”,建议老同学们提高生活质量,过一个愉快健康的晚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