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商品期市交投火热:年内化工板块持仓最大,黑色最“吸金”

时间:2021-07-13 13:44:04 | 来源:第一财经

7月13日,商品期货走势分化截至午盘收盘,焦煤、铁矿石、动力煤期货主力合约领涨,分别上涨2.62%、2.53%、2.00%;生猪期货主力领跌,跌幅2.18%。

大宗商品行情火热,年初至今,Wind商品指数上涨15.13%。国内期市交投不断放大,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表明,1~6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37.16亿手,成交额286.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37%和73.05%。

面对火热的商品行情,上半年,监管接连出手引导商品价格回归供求基本面,商品交易所也通过调整期货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来抑制投机。

当前,大宗商品价格逐渐降温,近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99.7%,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跌,行业景气度明显下降。

钧山投资董事总经理王浩宇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大宗商品的暴涨主要是供需错配导致的,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大宗商品的需求保持稳定或微幅扩大,但在监管逐步挤出投机需求后,商品供需也逐步回归基本面。

在他看来,大宗商品价格增长最快的时候已经过去,且长期来看也很难有结构性的行情。

期市交投火热,玻璃涨幅最大

按照Wind商品大类来看,今年以来非金属建材板块涨幅最大,为62.3%。细分成分来看,非金属建材板块中玻璃、PVC、纤板指数年内分别上涨56.88%、24.28%、4.56%。能源板块上涨40%紧随其后,化工板块及有色板块分别上涨19%、18%。贵金属跌板块则下3.9%。

从持仓量来看,化工板块持仓量最大板块,成交额来看Wind焦煤钢矿板块最大,黑色系成为上半年最为“吸金”的板块。

分品种来看,玻璃涨幅最大为58.31%,SC原油涨幅48.69%紧随其后且受到油价提振,能化品种涨幅靠前。且随着期市品种逐渐丰富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国内期市交投不断放大。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表明,1~6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37.16亿手,成交额286.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37%和73.05%。且今年上半年成交量超过了2017年及2018年全年,其中3月份国内期货市场交投最为火热,成交量超过800万手,创下了历史新高,成交额也创下了2015年以来新高。

随着交投的逐步放大,期市持仓量及沉淀资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6月末,商品期货持仓量达到2449万手,创历史新高。商品期货沉淀资金达到2950亿元,亦创新高。

王浩宇对第一财经分析称,今年的大宗商品的暴涨主要是供需错配导致的,但是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大宗商品的需求将保持稳定或微幅扩大,但长期来看科技进步会大幅降低大宗商品供给成本,同时国家监管打击投机态度坚决,在逐步挤出投机需求后,商品供需也逐步回归基本面。

此外,王浩宇认为,原油作为大宗商品定价中枢,在新能源需求大幅增长的背景下,石油的需求被釜底抽薪时,长期会衍变成大宗商品被革命。具体看来,当前的碳中和背景和2015年去产能有相似之处,即短期受到去产能影响会有短期行情推动,但长期来看回到供需和科技这两条主线,反倒成为传统能源最大的限制。

再通胀交易逻辑切换

“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逻辑是再通胀预期的升温,该背景下交易员热衷再通胀交易,包括做多大宗商品和股市的原材料生产板块,做空利率债和对原材料价格敏感的中下游制造股票”,鹏扬基金策略分析师魏枫凌对第一财经分析,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区别这种物价回升的现象到底是长期持续的通胀风险还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是需求端因素主导还是供给端因素主导。

宜信财富近日发布2021年下半年资产配置策略指引中指出,2021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快速恢复,各类资产在再通胀交易模式下展开,不过每个阶段将复合不同因素共同引导资产变化,整体来看各类资产均是受到长端利率水平变化而导致估值重估的过程。从2021年上半年资产表现来看,风险资产基本呈现了“V”型走势,而避险资产表现为“倒V”型走势。

当前,再通胀交易的定价场景热度逐渐褪去。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99.7%,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跌,行业景气度明显下降。

魏枫凌指出,“这次通胀回升是供需两方面交织形成的,且供给侧因素目前还要更重要一些,因此下半年虽然PPI高峰已过,但是大宗商品价格显著回落也不容易,未来可能会看到通胀逐渐向CPI传导。具体从国内情况来看,在2020年年末社融拐点已现、2021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加上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关注纳入资产价格的广义通胀,因此即使是央行上周宣布降准,未来持续的需求爆发或是全面的资产泡沫发生概率依然很低。

见顶还是轮动

随着大宗商品市场逐渐降温,对于接下来商品市场的走势,业内人士认为在年内会见顶,但也有部分机构认为板块中还有轮动机会。

上述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继续上升,且增速加快,销售指数继续下挫,且跌至近十六个月内的最低,库存指数止跌反弹。从本月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前期市场刚刚建立的供需相对均衡的局面再度被打破,市场供大于求的迹象进一步显现,商品库存开始积压,市场淡季特征开始显现。后期随着夏季消费淡季的来临,预计市场下行压力将加大,价格仍有回落的空间。

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随着前期各国政府福利型刺激计划于三季度陆续到期和各国供给能力的进一步恢复,大宗商品价格涨幅拐点可能出现在四季度。”连平指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具有特殊的背景。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导致全球供给缺口大幅存在,不过随着疫苗接种扩大和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疫情正在逐步改善并终将得到基本控制,同时各主要经济体产能利用率逐步恢复或接近疫情前水平,供求缺口将趋于收缩。

中银证券研究王君则认为商品板块中还有轮动机会,他分析称当前商品市场正处于周期重估时期,工业品向能化轮动。首先,从当前经济周期定位来看,国内领先海外进入扩张后期,需求持续带来产能释放,新一轮中周期有望开启。需求预期的分化以及全球流动性环境的边际变化或一定程度构成未来一段时期商品价格的扰动,下半年海外经济的持续加速将会推动商品价格进入第三波需求驱动的上行行情,能化、工业品等顺周期品种价格当前尚未到达趋势性转向时点。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