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绕不开的重大课题。
传统上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的国度,农业的兴衰不仅关系到这个国家最大部分人口的生活保障,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即便对于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当代中国而言,这个前提也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巨大;与此同时,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尽管在2020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占比已达63.89%,但是仍然有逾5亿的庞大乡村人口,受制于户籍、土地等诸多体制性因素,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依然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鲜明特征。
如何解决二元结构带来的巨大挑战?截至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其实也是从经济收入角度开始弥补城乡人口各类差距中的最大短板,但这还只是起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当下正在全力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将会从根本上消解城乡二元结构,这是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转折,因为不同于以往的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不是简单地降低农业的比重,不是简单地实现人口从乡村到城镇的转移,而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并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政策体系,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打破隔绝,要素流动,正是真正实现城乡二元结构走向一元结构的关键。
尤其是站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农村、农业、农民作为国内大循环的基石,其极端重要性已经不能再从传统意义上的解决“三农”问题来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从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20字方针中,我们可以发现乡村振兴战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等多个领域,是个全面性、复合性、融合性的发展战略。
三农问题是长期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要实现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这样一个美好理想,除了高屋建瓴的新发展理念、系统集成式的顶层设计之外,微观层面也有一系列机制性的短板需要实现突破,比如增加农民工就业、消除二元户籍、社保体系全国统筹等等,这些都是短期难以根本突破的发展障碍。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领域,它并没有被普遍认为是最大的发展瓶颈,其实也需要在一系列创新机制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在投入规模、产出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实现量级的提升,那就是以农村金融为代表的三农投融资机制。
政策性、公益性一直是农村财政金融的主基调,尤其是在以消除绝对贫困人口为目标的脱贫攻坚战阶段。 8年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601亿元;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土地增减挂指标跨省域调剂和省域内流转资金4400多亿元;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7100多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6688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发放9.2万亿元;东部9省市共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1005亿多元,东部地区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1万多亿。中央政府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强化扶贫资金监管,确保把钱用到刀刃上。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资金保障。
但是,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力推进,要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要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当前,各级政府和财政金融机构以及帮扶主体三者之间还是亟待寻求建立一种长效的市场化投资机制,能够和政策性、公益性做到有机融合。正如国家领导人所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振兴战略覆盖规模宏大,战略目标远大,所以绝不可能单一依靠公益性、政策性的资金帮扶。如何将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有机结合?如何将财政资金和银行资金有机结合?长效的市场化投资机制不仅能够发挥市场的高效优势,还能通过这种效率来保障公益性政策的可持续性,并能放大政策执行效果,这是在财政金融领域实现“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要求的一条重要路径。
在这种长效机制中,农村金融还是大有可为。在道路、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整治以及宜居乡村建设方面,目前的投入主要还是靠政策推动,通过项目资金具体落地。如何按照中央的部署和三农问题的基本规律,在农村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生活需求方面,财政和金融资金做好长期的规划?不仅是要加大投入规模,更要通过细致入微深入一线的扎实工作和创新精神,来切实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赋能力,农村金融的效率必须被提上议事日程。换言之,强调基层个体、可及性以及实现造血功能的普惠金融思想更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
据央行披露,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4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中国农村近3万个乡镇,5亿乡村人口,潜力巨大。当然,所谓大有可为对应的是现实的艰难,是艰巨挑战。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一直是国内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第一财经记者最近实地走访了四川、重庆、陕西、福建、浙江等地一批农村基层乡镇,他们发现,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的提升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民生产生活相对分散,管理也相对松散,很多农民根本不了解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哪些服务,金融机构网点“下沉”同样不足,金融服务能不能“打通最后一公里”,到达偏远地区每一个有金融需求的农户那里?现有的金融产品能不能满足我国地区差异化巨大、农村生产生活多样性的需要?还有农民贷款普遍缺乏有效担保及传统抵押品,金融机构能不能做到既对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又能很好地控制风险?
风吹麦浪,大地金黄,我们看得到的是丰收,看不到的是汗水。
改革也好,构建新发展格局也好,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乡村振兴战略也给中国农村金融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的农村金融人能不能站在人民至上、民族复兴的高度,真正沉下心去。因为幅员辽阔,所以更需要下沉,到一线,求极致,从坐商到行商,以助农为本,从城镇下沉到田间地头,真正像农民一样“躬耕大地”;因为农民以往对金融的陌生和农村产业自身的转型,所以更需要的不是简单的信贷服务,而是保姆式细致入微的服务;做好农村金融离不开情怀,但同时又要以创新为魂,重构系统,并借助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切实提高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补上信用评估难、信息不对称、主体差异大、贷款额度小、服务成本高的行业短板。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也是观察中国金融业服务水准是否实质性提升的一个新视角。金融本就该服务实体,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都说金融机构“嫌贫爱富”,都说银行“只会锦上添花,不爱雪中送炭”,期待中国的农村金融机构通过对全球最广大农业人口的服务,去走很少有人走过的路,去做鲜少有人做过的事,最终凭借扎实的经营数据和效果,不只是颠覆这些陈见,也把中国金融业的服务水准带上一个新高度。
这是中国农民之幸,也是中国金融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