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快的“中国速度”,离赶上甚至超越传统体育强国,更近了。
8月5日,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女子4×100米接力分别进行预赛,中国男子、女子接力队发挥出色,双双晋级决赛。这是中国女子4×100米接力队时隔21年再进奥运决赛。
而男子接力队则以37秒92刷新赛季最佳成绩,排名小组第一晋级;美国队因列小组第六,与该项决赛无缘。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赛场上,田径项目尤其引人关注,并于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刷新亚洲纪录之时,真正掀起高潮。
苏炳添在决赛中再度跑进10秒,以9秒98的成绩位列第六,成为电子计时以来首位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亚洲人。半决赛后,苏炳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真的已经创造历史了,决赛对我来说,站在起跑线上就是一种胜利。”
田径比赛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明珠,但亚洲人一向成绩欠佳。因基因和遗传等生物因素的差异,在这里很难看到亚洲人跑出世界一流的速度。而这种刻板印象,已经在8月1日被32岁的中国百米短跑老将苏炳添改写,中国田径开始了新征程。
32岁刷新个人最佳纪录
“把半决赛当决赛跑。”这是苏炳添在半决赛的前一天说的话。
在半决赛发令前,镜头扫过站在跑道上准备着的运动员,到苏炳添的时候,他面对镜头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出一个“一点点”的手势。赛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这是提醒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
枪声响起,苏炳添以0.142秒的反应速度领先,并一直保持优势,首个冲过终点线。当9秒83的成绩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当时正坐在地上的苏炳添多次举高双臂,高声呐喊,这是他个人生涯的最好成绩。
在苏炳添刷新个人最佳成绩、在赛场上振臂高呼的时候,广州的暨南大学校园里也是一片欢腾。苏炳添是暨南大学2017届经济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现任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
“(对于这个成绩)应该说不意外。”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彭国雄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苏炳添出发之前曾在聊天中提到外教的训练理念和手段方法很适合他,帮助他实现自我突破,而且他这次出征奥运状态非常之好,所以今天能出这个成绩,可以说真的不是意外。
自律,是彭国雄提到苏炳添时用得最多的词语,包括对时间的管理、对训练的管理,以及对人生目标的管理。彭国雄提到一个细节,在同一餐桌上一起吃饭的时候,苏炳添绝对严格遵守规定,滴酒不沾,对饮食控制的自律意识非常强。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苏炳添在职业生涯中也有高潮和低谷,也曾经受到很多质疑,包括很多人觉得32岁的年龄在田径赛场上已是一名老将,是否还能创造奇迹,外界有不少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我在接触他、了解他之后,发现他这种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自律,这种强大的意志品质其实都决定了他不可能不成功。”彭国雄评价道。
从2011年以10秒16打破全国纪录,到2015年以9秒99成为首个突破10秒的亚洲本土运动员,再到如今以9秒83刷新亚洲纪录,苏炳添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12位跑进9秒83的运动员,目前在世界百米纪录中排名第13位。
苏炳添曾在此前的采访中袒露心声:“我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没有变过,我还是想成为东京奥运会中第一个进入百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9秒85被视作黄种人百米的极限时间,其实我们足够大胆的话,走出的第一步可能就是9秒85,这是一个大关。我已经32岁了,跑进9秒85真的有些困难,但我希望就算我不行,我也在退役之后,能带出9秒85的人,让后面的人踩着我的肩膀,去实现这个目标。”
2019年,苏炳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体育科学》期刊中发表了一篇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100米短跑:回顾与展望》。在论文中,他呼吁相关部门为“大龄”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提供平台。
苏炳添在论文中写到,通过调研发现,我国部分“大龄”运动员存在过早退役问题。近年,随着运动员身体条件的变化、训练手段的科学化,以及伤病康复水平的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不断延长,且出现了“大龄”依然创造个人最好成绩的现象。然而,有大批运动员在26岁左右就选择退役,错过了进一步提高成绩的可能性,这些运动员大都经过了国家的长期培养,一定意义上是人才的严重浪费。这需要引起运动员和相关部门的重视,首先,让“大龄”运动员对自己的运动生涯保持信心,相信通过科学化的训练与保障可以取得优异成绩;其次,相关部门需要为“大龄”运动员提供激励、保障,诸如为其提供参加国内外大赛的机会,以激发运动员潜能。
东京奥运的男子百米比赛结束后,苏炳添说:“今天是一辈子最好的回忆。”
跑得最快的副教授
2018年4月,苏炳添被正式聘任为暨大体育学院副教授。入职暨大体育学院3年多以来,苏炳添带的第一拨硕士研究生已经毕业了。
2018年10月,利用国家田径队休整的空余时间,苏炳添回到暨南大学首次为学生集中授课,开设了“SPE训练营——苏炳添第一课:跟我一起跑”的全校公开课。抢课链接一发,不到半小时300个名额就全部被抢空了。
暨南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在当年旁听了这节公开课,她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忆道,示范50米的时候,她站在靠近终点的地方,苏炳添跑过的瞬间,结结实实感受到一股风扑过来,听到前面几个摄影师嘟囔道“(照片)全都糊了”。
课堂上,氛围较轻松,运动强度不大,该名学生表示,形式上更像趣味运动,苏炳添会讲解一些基础知识,比如说起跑的标准和规范,然后会让学生们分批试跑。而比起早已众所周知的飞人速度,让该名学生更加印象深刻的是苏炳添的风度和态度,“作为体育明星,很踏实,很接地气”。
在上完第一堂课后,苏炳添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是我对中国田径有什么期待,而是说年轻的一代能够给中国田径带来什么样的成绩。现在我们需要年轻的血液加入,对我来说,我尽可能把我最好的水平延续到东京奥运会。”
而在东京奥运会结束后,苏炳添也将回归校园,开设更加系统的课程。苏炳添曾透露,完全退役之后,他将会在暨大任教。“比起做教练,我更喜欢当一名老师。”苏炳添说,在国外接触了许多教学的新方法,很乐意教给学生们,大学校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
“我们一路见证着苏教授的成长,他的科研能力在不断加强。他有很好的积累,一方面,在田径理论方面,他有很多接触,可以说是集百家之长,另一方面,实践方面的经验大家都有目共睹,亲身经历非常具有说服力。”彭国雄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苏炳添是一个非常勤奋好学的人,日后教学能力也一定会不断提升。
中国速度
聚焦东京奥运会田径赛场,中国选手正不断刷新纪录,创下佳绩。
8月3日,东京奥运会女子8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王春雨跑出1分57秒,创造个人最好成绩,获得第五名。这是中国选手首次出现在奥运会女子800米决赛的赛场上。
同日,中国名将谢震业以20秒45完成了中国选手在男子200米半决赛上的首秀,在东京奥运会之前,从未有中国人站上男子200米的半决赛跑道。
近年来,中国田径项目正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成绩不断提升的同时,最好成绩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这也是中国正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强音。
彭国雄认为,中国运动员在国际田径赛事中屡创佳绩,与综合国力的提升、竞技体育自信的增强有密切的关系,国家能更好从各个方面给予运动员们最好的保障,比如运动员如何更快适应场地、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情况下为运动员们做好防护措施等,这些如果做得不到位,其实都会影响到运动员们的临场发挥。
“过去总有些声音说亚洲选手百米不行,百米赛道是欧美选手的天下等等,而苏炳添的横空出世完全颠覆了这种声音。中国的田径选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科学训练,亚洲选手也能跻身世界前列。”彭国雄说。
在进一步提升中国田径水平上,彭国雄认为,要善于“请进来”,才能真正“走出去”。正如苏炳添在论文中提到,包括聘请国际优秀高水平外籍教练员及其团队到中国来传授经验并带队训练,不断加强对先进训练理念与方法的学习、融合。同时,在科研保障和训练设备等方面加大引进力度,通过智力资本、先进训练理念和经验,以及硬件设备的引入,助力短跑项目成绩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的训练方法在提升跑步成绩上起着关键作用。其中,苏炳添在论文中强调了“接力促单项”策略的重要作用,就像中国女子网球队成绩突破是采取双打带动单打成绩提高的策略一样,均收到明显效果。2010年,以举办广州亚运会为契机,中国短跑常设了短跑国家队,主要目标是通过全队集中训练促进 4×100 米接力取得好成绩,同步促成了“接力促单项”策略的实施,目的是在促进接力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带动个人项目成绩的提高。对此,彭国雄表示:“接力可以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在内部可以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东京奥运会开始之前,苏炳添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接力队的目标,前三名是目标,保前八是最底线。不过想要拿到前三名,确实要付出很多,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做到的,需要整个团队的努力。
8月5日,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男子4×100米接力预赛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举行,苏炳添、汤星强、谢震业、吴智强四人组成的中国男子接力队如愿闯进决赛,比赛将于8月6日晚举行。
在个人项目刷新成绩之后,苏炳添说:“我希望再过两天的4×100米接力,能够继续展现我们中国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