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间流传一份“广东省未成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暂缓情形专家共识(第一版)”的文件,被部分民众解读成“广东暂缓未成年人疫苗接种”之意。事实上,据知情人士透露,该文件不是“叫停”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而是列出接种禁忌症用于接种工作人员培训的。前述解读实属误解。
上述网传文件签发于8月5日,其公开方式为“依申请公开”,不过网间流传的只是部分内容,后面更为重要的专家共识部分并没有出现,所以给公众带来了误解。
其实在文件的主体部分,有《广东省未成年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暂缓情形专家共识(第一版)》的详细规定。文件称,为了保障未成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安全、稳妥、有序,经组织广东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医疗救治组相关专家研究,结合《广东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暂缓情形专家共识(第一版)》、《特殊状态儿童预防接种(广东)专家共识》等,特制订未成年人接种暂缓情形专家共识,供各地参考。
6月1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介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3岁至17岁人群可以开展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紧急使用。国家会根据疫情形势、防控工作需要和相关人群特点,组织专家研究制定针对3岁至17岁人群接种的具体政策。同时,会同各相关部门共同把儿童青少年的接种工作组织实施好。
在7月31日的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据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介绍,目前,对于12-17岁未成年人的接种,采取的是分地区、分年龄段的方式,稳妥有序地推进,截至到7月28日,已经累计接种了1248万人。下一步,将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和12-17岁未成年人人群的接种。
对于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科兴中维已于今年6月28日在《柳叶刀-感染病学》在线发表了相关数据。安全性结果显示,在至少接种了1剂试验疫苗或对照疫苗的550名受试者中,从接种开始至第2剂接种后28天内,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56/219)、29%(63/217)和24%(27/11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主要为轻度和中度且主要发生在接种后0-7天内,注射部位疼痛(13%)是最常见的症状。
该项研究的免疫原性结果分析显示,在Ⅱ期临床研究中,全程免疫后28天,接种低、中剂量组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6.8%和100%,中和抗体GMT分别为86.4和142.2,中剂量组免疫应答水平仍高于低剂量组。安慰剂组中未检测到中和抗体。
基于已经获得3-17岁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中国已启动了12岁-17岁人群的阶梯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