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2日0~24时,武汉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0例。
这是自8月2日发现首例淮安某旅游团关联病例以来,武汉首次无新增感染者,意味着武汉只用了10天时间就基本控制住了疫情扩散。
复盘武汉本次与疫情过招的全过程,第一财经记者发现,相比去年初,当地政府力图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之间寻求“最优均衡”。
精准防控不搞“一刀切”
“武汉又要封城了!?”8月2日上午,社交媒体上的这则传言打乱了武汉市民的生活节奏。当晚,武汉召开今年首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回应市民关切,通报了武汉新增7例省外关联本地新冠肺炎病例的相关实情。
通报称,2021年8月1日晚,武汉经开区对江苏淮安某旅游团途经的重点区域驻留人员进行了排查,发现沌口街一工地外来务工人员唐某,曾于7月27日在荆州高铁站候车时,与淮安某旅游团的活动轨迹存在交集。该区立即对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8月2日上午,唐某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
根据唐某的流调轨迹,武汉当天火速开辟18个隔离点,封控16个居民小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关东街政院小区就是首批封控小区之一。第一财经记者现场看到,政院小区的多个对外出口已全部封锁,在南湖大道上的大门更是有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人员把守,任何人不得出入。
与去年初无差别作战、全面封城的策略不同,今年武汉采取“定点清除”的策略,对风险确立或风险隐含的区域重点布防,“露头就打”,避免“全城沦陷”。
比如在去年疫情期间,武汉对7102个小区同步实行封闭管理,今年则采取动态管理模式,分级精准施策。截至8月7日,全市有157个小区被纳入封控管理。10日上午,政院小区等经过多轮核酸排查均为阴性的居民小区已陆续解除封控。
核酸检测作为主动筛查无症状感染者的第一道防线,是切断疫情传播的重要防控手段。8月3日,武汉宣布对全市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并且仅用了3天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1100多万人的采样和检测。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外科主任、教授陈孝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武汉的这次全员核酸检测,既发现了少数潜在的传染源,又有利于下一步的科学决策、精准防控,有助于在最短时间内把疫情控制解决在最小范围。
纵观武汉本次与疫情过招的全过程,武汉大学健康学院公共卫生学教授谭晓东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武汉本次疫情采取的防控策略是“早、准、严”,病例均从隔离、管控区域中主动排查,经核酸检测筛查发现的。
谭晓东表示,所谓的早,中国有一句俗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以快制快,才能尽快遏制住病毒的传播;准就是从发现疫情到控制,武汉采取了精准的封控管理措施,把所有的可疑病例都集中在管控区内;严指的是对部分小区实行严格的封控管理。
谭晓东说,正是防控策略的“早、准、严”,专家组在对武汉市已排查的病例进行分析时发现,这些病例传播源头明确,传播链条和途径清晰,除1例来自外省中高风险区以外,其他均与江苏淮安某旅行团处于同一传播链上。
“病例分布的重点地区也比较明了,呈现局部集中态势,80%以上病例集中在经开区和江夏区,没有形成规模性外溢蔓延。”谭晓东说。
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与去年封城,经济活动全面停摆截然不同的是,今年武汉除了对划入中高风险区的企事业单位、纳入封控管理范围的园区、商业体作出停工停业的强制要求外,其他区域的经济活动未受此轮疫情的较大波及。
武汉市发改委副主任余功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根据封闭区、管控区、防范区三种防控区域类型,优化完善各行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细则,并根据防控区域类型调整情况,及时优化经济运行监测机制和调度措施。
通过动态摸排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形成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的企业清单和项目清单“两个清单”,对照清单开展企业(项目)包保服务,做到“分类施策、一企一策、重点企业专班专策”。
对全市亿元以上项目实施疫情防控日报管理,加强组织协调保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推动封控区域内重大项目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武汉市经信局副局长李林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正协调铁路、航空、道路客运企业逐步恢复低风险地区运力,动态优化公共交通运行方式,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协调中风险区企业员工转码和出行问题。
李林清透露,目前,武汉全市30家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总体稳定;208家重点商超门店、58家重点电商企业、2大农贸批发市场正常营业;城建重点工程轨道交通5号线、6号线二期、12号线、两湖隧道东湖段、和平大道南延等项目均在顺利推进中。
据悉,下一步,武汉将谋划新一轮刺激消费政策。研究策划系列刺激消费活动,注重线上线下协调发力,帮扶商贸餐饮住宿等企业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