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是鱼与水的关系,同生共荣、成就彼此。没有投资者的支持与拥护,就没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与支柱。”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9月2日表示。
在当天举办的上市公司2020年报业绩说明会经验交流会上,阎庆民表示,作为公司股东,投资者“用手投票”“用脚投票”是表达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渠道。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股票市场投资者数量已达到1.89亿,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平均值约为35.98%,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话语权逐步增强。
“证监会正在修订《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进一步引导鼓励上市公司召开好业绩说明会、现金分红说明会、重大事项说明会等投资者说明会,切实提高说明会质量,不断营造强化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和市场文化氛围。”他提到。
阎庆民指出,作为连接资本与实体经济的桥梁纽带,资本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变革。社会各类要素资源逐渐向效率高、有活力的领域聚集,一批优质企业特别是符合“专精特新”特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了质量变革与动力变革。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386家,总市值约为86.37万亿元,稳居全球市值第二大股票市场;上半年,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市场融资规模达到495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比重增长了1倍以上。
2021年半年报披露刚刚收官,上市公司在业绩披露方面表现如何?
从业绩说明会开展情况来看,阎庆民提到,上市公司有三方面可喜变化:一是,目前上市公司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二是业绩说明会会议规格显著提高;三是与投资者的良性互动明显增多。
数据显示,今年,全市场共有3756家上市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占披露年报公司总数的87.41%,与去年相比数量增长超过40%。召开业绩说明会的公司当中,约有3688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出席会议,与投资者直接对话,让投资者切身感受到被企业尊重的荣誉感,增强公司与投资者互动的深度和广度。
不过,阎庆民也指出,部分公司仍存在对投资者关系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传递公司价值动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存在“顾虑重、动力弱”的现象,少数公司顾虑直接面对中小投资者,担心会增加人力和经济成本,背离了监管部门引导上市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的初衷;
二是存在“走过场、求形似”的现象,少数公司参照年报内容“照本宣科”,或回避问题“答非所问”,直接影响了业绩说明会的质量和沟通效果;
三是存在“找托辞、想逃避”的现象,部分上市公司以“缺乏业绩亮点”“无相关经验”为由,认为没有必要或无法召开业绩说明会,目前全市场仍有部分上市公司从未召开过业绩说明会,客观反映出公司主观能动性不强、认识不到位等问题。
“对此,我们将继续积极引导,鼓励更多的上市公司召开高质量的业绩说明会,夯实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沟通桥梁。”阎庆民说。
结合上述种种情况,他指出,上市公司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正当其时。
近年来,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工具箱”正在不断丰富,证监会正在修订《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进一步引导鼓励上市公司召开好业绩说明会、现金分红说明会、重大事项说明会等投资者说明会,切实提高说明会质量,不断营造强化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的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和市场文化氛围。
阎庆民建议,当前,提升信息披露质量、优化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应以召开业绩说明会为突破口,进一步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业绩说明会与法定信息披露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公司决策与投资者参与的关系; 三是要处理好业绩说明会形式与实效的关系。
下一步,证监会系统将再接再厉,继续做好业绩说明会的后续工作。各辖区派出机构、交易所要充分发挥“一线监管”作用,联合投服中心等专业投保机构,利用好关键时点节点开展专题研究和有针对性的投资者教育活动,对召开好业绩说明会予以具体指导;同时,上市公司协会要联合媒体平台对优秀实践开展广泛宣传,倡导最佳实践,引导上市公司对标对表优秀案例,在全市场积极营造尊重投资者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