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巨制《沙丘》在中国遭遇了两极分化的评价。
这种极端现象,一方面源自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影迷会为标志性的巨大沉默物体在大银幕投下的神圣气质所深深着迷,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迟缓、静默,甚至令人恐惧的美学;另一方面源自故事本身,喜欢《星球大战》或者《权力的游戏》的观众或许会情不自禁地爱上这个充斥着正邪交战的银河帝国,而另一部分人则对高科技背景下的近身肉搏感到费解:既然已经是发生在一万年后的故事,为什么人们还要手持冷兵器决斗?在他们看来,这很不“科幻”,或者说这与他们对科幻电影的预期产生了较大偏差。
一些观众已经迫不及待地期待着续作的到来,渴望见证当代科幻史诗系列的诞生;一些人却表示绝不再踏入这个风沙漫天而又空洞乏味的沙漠星球。无论是片头“Part one”的字样,还是主人公梦境的闪回镜头,种种迹象表明,《沙丘2》箭在弦上。不过,能否如期开发,还得靠票房说话。
在同步上线HBO Max的前提下,《沙丘》北美开画首周末票房表现不错,以4010万美元票房登顶上周末票房榜首,创造华纳双线发行影片的票房纪录,全球票房累计突破2.2亿美元。在中国,《沙丘》的表现至少超越了维伦纽瓦的前作《银翼杀手2049》和《降临》,截至10月26日19时,该片票房达到1.6亿元,根据猫眼专业版预测,其内地总票房约为2.27亿元。对于一部成本高达1.65亿美元的好莱坞巨制而言,目前的票房表现显然还不够。
上世纪的史诗
由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创作的《沙丘》出版于1965年。这部综合了宗教、生态、政治、人类命运的科幻小说享有盛誉。《2001:太空漫游》作者阿瑟·克拉克认为,除了《魔戒》,没有其他作品可以与《沙丘》比肩。从文学或者电影的角度来看,从希腊神话和各种宗教中汲取灵感,拥有开创意义的《沙丘》影响了《星球大战》《阿凡达》等科幻影片的世界观。
《沙丘》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与大多数科幻小说不同,各个星球在中世纪封建帝制下运行,人类的科技也不如想象中那样发达。这是因为在《沙丘》所述故事之前,发生了一场人类与他们所创造的人工智能之间的残酷战争,自此,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的一切事物被明令禁止。这也是出现了影片中所呈现的冷兵器搏斗场面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这条法令迫使人类进化,超越智力与心灵极限,拥有精密计算、操控人心或是预知未来的能力。
这些技能的开发都依赖同一种稀有资源:香料。这种神秘资源是星际穿越的必需品,也是星球经济的硬通货。它只生长于厄拉克斯星球,这是一个危险而难以生存的沙漠星球,星球上的原住民反抗帝国统治而常年处于暴乱之中。《沙丘》讲述的就是贵族厄崔迪家族被皇帝要求接管厄拉克斯星球,进而引发哈克南家族的突袭,这实际上是帝国制衡贵族势力的阴谋,贵族之间的矛盾打破了厄拉克斯星球脆弱的政治平衡。厄崔迪家族继承人保罗被迫卷入一场星际革命,他必须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充满敌意的沙漠生存下来。
赫伯特用5年时间创造了沙丘复杂的生态系统,不同的气候带造就了不同的沙漠植物群,几乎每一片沙丘的生态元素都能够相互作用。繁复的生态与社会系统,令《沙丘》被认为是最难实现的科幻小说之一。1984年,大卫·林奇执导的同名影片惨遭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打击,影评人态度空前一致,将其贬得一文不值。这段经历也成为他电影生涯中不愿回忆的一段噩梦。
作为眼下好莱坞独树一帜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沙丘》在启动之后便备受关注。今年9月于威尼斯电影节全球首映之后,影片获得不错的口碑反馈,公映后其烂番茄新鲜度达到83%。
不少原著粉丝也给予影片较高评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在微博发布评论认为,维伦纽瓦完成了3个不可能的任务:在两个半小时内忠实、简明、扼要地再现了原著第一部的一半,小说关键性的情节和人物都保留了下来;以单一的色调再现了原作那种巴洛克式绚丽繁复,这是通过光影、气氛、节奏的出色调度来达到的;像原作那样,融过去、现代、未来于一炉,连通宇宙的壮阔与人心的幽深,既有古典的悲壮坚定,又有现代的迷幻游移。
这是一部在电影院中才能获得完整体验的大片。大银幕能够将那些精心设计的细节铺展在观众面前,空间上,从肃穆、庄严、古典的室内转移至浩瀚、无垠、危险的沙漠,造型上,从重机械扑翼机到沙虫漩涡,从薄纱长袍到蒸馏盔甲。《沙丘》配得上“视听盛宴”的褒奖,精致考究的建筑、服饰纹理,与颇具规模的恢弘景观共同构成了宏大的异世界。在漫威超级英雄影片主导的电影行业中,《沙丘》的美学风格无疑是独特而难能可贵的,争议的部分主要发生在剧情层面。
原著精神的反面
在《沙丘》当中,能感受到维伦纽瓦在忠于原著、艺术表达和影片商业需求之间的挣扎。这种挣扎反映到剧作中,就成为好莱坞主流电影与原著精神内核之间的矛盾。
从影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来看,极有可能造成对原著精神的误读。如果仅仅从第一部的故事来看,观众所能看到的和接收到的信息是,一个敏感、优雅的白人贵族保罗,拥有预言未知的能力,作为天选之子,他将有可能成为弗雷曼人的救世主,带领长期被压迫的原住民反抗帝国的腐败统治,保护他的子民,并实现他的复仇。这样理解,无论是人物还是叙事模型都落入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套路之中,王朝兴衰和少年成长的故事已经被重复太多次了。
实际上,在这个少年英雄成长和王子复仇记的故事背后,隐藏着作者对救世主和英雄的反思。这也是这部作品在人文哲思层面的价值。1969年,赫伯特出版了《沙丘救世主》,警示了盲目跟随魅力领袖所带来的危险,并展现了保罗的黑暗面。赫伯特之子布莱恩·赫伯特在《沙丘》后记中写道:“父亲早已为他的英雄埋下痛苦的种子,但很多读者并不希望看到这个事实。”通过对政治的研究,赫伯特相信英雄会犯错误,而这种错误会被盲目跟从的追随者简化。赫伯特对救世主以及英雄的概念提出了质疑,并将这种质疑编织到了故事肌理当中。在书中,他借用角色之口说:“不要让你的人民落入英雄的手里,再没有比这更可怕的灾难了。”
赫伯特在《沙丘》中曾写道:优雅来自城市,智慧来自沙漠,他创造出沙漠星球和庞大的银河帝国,让西方文明与原始文化碰撞,并对后者予以肯定。遗憾的是,影片对这些意蕴有隐晦的展示,却并未直白呈现。《沙丘》仅仅讲述了原著第一部的一半,在故事开始变得有趣的时候戛然而止。正如影片最后出场的女主角契妮所言:一切才刚刚开始。一些重要设定比如屏蔽场对打斗如何运作也没有充分展开,使用冷兵器战斗的原因也未能详细说明,影片对重要转折,岳医生的背叛造成一场毫无准备的突袭,数万人命丧炮火的原因也未充分解释。包括岳医生在内的部分配角形象潦草,也让这个故事显得不够深刻。
大多数电影观众更不会返回原著寻找那些丢失了的重要信息,据此将故事理解为沙漠版王子复仇记,并不是观众的问题。因此,《沙丘》只对那些能感受到维伦纽瓦真正意图的观众或是太空歌剧爱好者有效。
它走在艺术与商业的两端,却无法实现真正的平衡,它在美学上有先锋的追求,却配以陈旧的框架,进而让形式、故事、人物在两难的境地徘徊,既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引发观众共情,也无法在思想层面达到科幻经典的高度。它营造了一种史诗气质,却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史诗。在经历了漫长的沙漠征途之后,故事才刚刚开始,而观众是否还有兴趣重返这个星球,好奇主人公的命运,将会是巨大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