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季度相比,央行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部分表述出现了几点显著变化,透露出政策新动向。
11月19日,央行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其中,对于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提出: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继续落实和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等七点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经济研判,报告态度明显转为谨慎。在经济形势展望部分,报告强调,我国是具有强劲韧性的超大型经济体,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发展潜力大、回旋空间广阔的特点明显,市场主体活力充足。
“起笔即强调经济韧性、发展潜力等,而此前多强调经济稳定恢复、稳中向好,”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这明确表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面临一些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制约。但政策基调突出“以我为主”、坚持“稳字当头”,基调变化不大。
做好流动性跨周期调节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取向,报告依然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稳字当头”。但与二季度报告内容相比,也出现了一些表述的微调。
比如,与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内容相比,此次报告删除“管好货币总闸门”的表述,新增“加强对内外部市场环境和多种不确定因素的监测分析,深入研判市场流动性供求形势,做好流动性跨周期调节”的表述。
再比如,在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方面,三季度的表述为“以市场化方式促进金融机构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而此前的表述为“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在2020年高基数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信贷合理增长,同比保持多增,且增量不少,企业正常融资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稳固。
7月15日,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流动性需求。
“很多投资者将上述降准理解为‘大放水’,并预判短期内货币政策还有更大幅度的放松,如MLF降息、进一步降准等。但事实上,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一直是‘稳字当头’,7月的降准并不代表政策取向的改变。”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只是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降准初衷是为了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对于银行体系流动性而言,7月降准是中性的,降准后DR007一直以7D OMO利率为中枢运行且MLF利率一直没有变化。
滞胀担忧加剧,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
在2022年国内CPI可能明显走高、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始调整的的情况下,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述微调透露了哪些信号?
《报告》在专栏3“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及应对”中,对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
央行认为,当前我国面对的内外部环境与上轮相比有明显不同,发达经济体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一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体量扩大,韧性更强;二是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三是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取得进展,对外部冲击的吸收能力增强;四是我国金融体系自主性和稳定性更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
央行指出,我国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设计,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外部冲击。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复苏势头逐步放缓。IMF第一副总裁杰弗里•冈本近日表示,复苏进程放缓反映了政策支持的退出,以及消费在疫情反复和防控措施下的回升滞后。
对此,IMF建议,货币政策应该是宽松的,这对财政政策也将起到支持作用。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将帮助经济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在市场对于滞胀的担忧正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
对于下一步,央行在专栏3中强调,要继续综合施策,积极稳妥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一是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字当头,以我为主,增强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二是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预期管理,完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市场主体坚持“风险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三是不断深化金融双向开放,增强境内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实际上,关于“货币政策会否转向宽松”的讨论今年以来一直热度不减。一方观点倾向认为,当前并不存在大幅宽松的必要和条件。
“最近市场中的降准降息又浓重了起来。”张旭对第一财经表示,下一阶段降准降息的概率都很有限。他认为,降准被部分投资者赋予了太多的象征意义,给予了过多的关注,总认为降准后股票、债券等资产就该涨,预期不兑现就要跌。其实,降准和OMO、MLF一样,皆为央行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工具,其目的都是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这一点并无本质的不同。“在进行分析研究时,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政策利率以及DR007等重要的市场利率上就好,没有必要纠结于具体使用了哪个工具。”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也对第一财经表示,下阶段降息降准必要性不大,关键还是在于增强信贷增长。
“中国2021年的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显然不足。”在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看来,目前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应该更多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
他在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闭门研讨会上指出,在经济处于紧缩状态时,由于所谓“推绳效应”,货币政策只能充当第二小提琴手。但央行也不是不可以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例如,如果央行通过各种政策手段降低利息率,压低收益率曲线,至少可以减轻民营企业的财务负担。
但另有观点则认为,在经济增速明显下滑时,稳健的货币政策朝偏松方向调节的力度可以适度加大。例如,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负责人洪灏近日撰文指出,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实现基本匹配,既要认识到这种目标的实现并非只是个时间点,而应该是一个区间;又要看到在经济运行的不同状态下,货币政策还需要有前瞻性,即当经济有下行压力时需要加大扩张力度,反之亦然。在目前经济增速明显下滑时,稳健的货币政策朝偏松方向调节的力度可以适度加大,包括使用总量工具、价格工具及与其效应相结合的其他工具,以保持经济在未来一个阶段能够平稳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