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
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
会议肯定了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持续恢复,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在房地产行业疲弱、缺煤缺电限电等带来制造业增长放缓、疫情多点散发导致服务业增幅缓慢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需求方面,受到了疫情反复以及房地产强力调控等政策导致需求端明显收缩;供给方面,部分地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时将长期目标执行短期化,能耗双控政策执行简单化,导致了供给冲击,加剧了能源品价格上行,冲击中下游和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同时,今年推出了一系列行业监管和整顿,在经济下行期叠加整顿,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的预期有所转弱。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也认为,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仍有不小的下行压力。2022年仍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内生增长动力有所减弱,2021年高基数对2022年经济增速有抑制效应,供需两端偏弱的状态还有可能持续。
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
罗志恒分析,当前经济运行越发复杂,疫情、逆全球化都对经济运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重新认识和把握经济规律,疫情防控会影响经济生产,需要统筹,而不能只顾一个目标;发展不能只有速度,还要有质量,还要讲究安全,这都是多重目标。正是中国经济面临的目标更加多元和多重约束,更加要求统筹协调和系统观念。
会议具体部署了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罗志恒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非常务实和实事求是,一方面体现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非常精准,另一方面针对前期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短期化、一刀切的做法予以了纠偏。
会议明确,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连平分析,2022年财政支出重心可能前置至上半年,帮助上半年经济平稳度过压力较大的时点,重点可能会放在保市场主体、保收入和保就业上。因此,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相关支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地方政府专项债将重点支持新基建、生态环保和民生项目。预计2022年财政赤字率将保持在3%以上。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会议指出,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优化产业结构、畅通产业循环、保证供应链稳定,这里主要是针对疫情以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不畅以及要维护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的。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要畅通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通供需、上下游的循环;二是促进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三是增强供应链韧性,维护经济安全。
连平分析,从畅通国内大循环的角度来看,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疏通政策堵点,打通流通大动脉,有助于充分发挥大国经济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展望2022年,我国将加快落实《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放宽准入限制,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政策方面,会议要求,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主动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