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球电动车市场资本活跃。过去一年里,多家新兴电动车企业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估值暴增。截至目前,美国电动汽车公司Rivian和Lucid Motors总市值已经超过1500亿美元,但两家公司都尚未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收入。
在中国,电动车行业同样“吸金”。旗下拥有Seres电动车(又称SF Motors)的小康工业过去一年在A股的股价翻了5倍多。周四,Seres发布了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首款油电混合动力车型Aito M5,未来将进入中国和美国两大市场。企业声称Aito M5性能高于特斯拉Model Y,但补贴后售价约25万人民币,低于Model Y。
今年4月,Seres已经发布的SUV车型SF5在今年10月以近2000辆的交付量,跻身20万元以上新能源SUV市场前五。该公司称目标是未来五年内跻身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三,明年还将联合华为建设超过1000家旗舰店和体验中心。
全球电动车市场迎来资本爆发很大程度上受到特斯拉的带动,目前唯一真正实现盈利的电动车公司只有特斯拉。该公司市值上个月达到1.2万亿美元的峰值,此后受马斯克抛售股份影响,股价下滑了约20%。
特斯拉CEO马斯克近期表示,目前特斯拉电动车已经占到美国电动车三分之二的市场。该公司在最近一个季度交付了创纪录的超过24万辆电动车,如今特斯拉的生产基地还扩大至德国和得克萨斯州,预计产量将实现翻番。
美国政府对电动车行业的扶持也推动了企业估值。美国两党已签署了一项基础设施法案,根据该法案,政府将投入约5500亿美元资金,支持交通、互联网和公用事业,其中750亿美元将会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的建设。
而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和资本入局,市场预计2022年全球将迎来大批量的电动车交付大潮。Lucid Motors明年计划产量2万辆电动车,截至今年9月,该公司的收入仅为72万美元,第三季度净亏损达到5.2亿美元,今年前九个月亏损达15亿美元;Rivian公司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销售,但仅交付了11辆电动车,收入为100万美元,该公司在最近一个季度亏损了12.3亿美元。
此外,包括法拉第未来(FF)、Canoo、Lordstown Motors和Fisker在内的美国电动车企也都已承诺将在2022年开始交付。
但要实现电动车的生产交付目标,车企在明年还要应对包括供应链中断、劳动力市场挑战、通胀压力以及资本成本上升的诸多挑战。
专注于电动车科技的投行Drake Star Partners分析师Vitaly Golomb在一份报告中称:“在资金入局后,下一阶段的竞争将会聚焦在谁先开始生产,并将市场的兴趣和对品牌的投资转化为令客户满意的交付。”
新兴电动车厂商还需要与传统汽车巨头争夺芯片等零部件。大众集团已经表示,2022年将提升其位于德国狼堡的总部工厂的产量,在今年的基础上增加43%。
此前通过SPAC上市的一些电动车公司的量产计划一再延迟,并遭到投资者起诉,做空机构也盯上了这些电动车上市公司。
今年10月,做空机构J Capital Research在一份研报中指控FF车辆预订号造假等问题,并质疑FF大规模量产电动车的能力,称该公司“一辆车也卖不掉”。FF公布财务数据预计,截至2021年9月30日,累计亏损约28亿美元,在可见的未来将继续产生重大的经营亏损。
FF反驳了做空机构的指控,并维持明年7月量产交付的预期。该公司还表示,将需要15亿美元的额外资金用于FF81和FF71项目的开发与生产。
“我们预计会有增加的成本,这些增加主要是由于与提升FF91产品能力相关的某些产品改进和升级、FF81 项目准备和开发相关的加速支出,以及建筑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半导体芯片短缺、关税和其他供应链限制等因素。”该公司本月早些时候的一场投资人电话会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