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改资金筹措难问题如何解决?上海旧改五年规划给出“新点子”。
2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旧住房更新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结合抽户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将建筑增量用于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和经营性配套设施等创新措施。
根据《意见》,上海市旧住房更新改造范围主要包括2000年底前建成,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健全、群众改造意愿迫切的老旧小区,有条件的区可以适当将2005年底前建成的小区纳入改造范围。
“十四五”期间,要全面完成非旧改地块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改造;全面启动以拆除重建(含原址改建)为主的280万平方米不成套职工住宅和小梁薄板房屋的更新改造;力争2000年底之前建成、纳入改造范围、符合改造条件的各类旧住房改造实现全覆盖;实施5000万平方米各类旧住房的更高水平更新改造;逐步建立对重要路段、重点区域、重要建筑的周期性更新改造机制。
结合抽户实施旧改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次政策对于旧住房更新改造给予了各类支持,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操作模式,其中一大亮点是鼓励结合抽户实施旧住房成套改造。
《意见》明确,针对改造后使用面积达不到最低使用面积要求、房屋所在的具体部位妨碍增设厨卫空间排布、无法实现在改造范围内原地安置等情况,根据改造方案确定抽户对象,通过实物或货币化安置方法,将改造范围内部分房屋置换,减轻房屋使用强度,完善厨卫等房屋基本使用功能,实现建筑优化利用。
“从这一点规定可以看出,此类改造不完全是建筑层面的改造,实际上也采取了抽户等方式,真正让改造后的居住品质得到提高。通过此类抽户的方式,能够真正减少旧住房改造的阻力,化解了相关的问题,真正促进相关住户改善居住空间。此类政策也使得货币化安置工作、老旧小区工作等进行结合,有创新且有很好的效应。”严跃进表示。
建筑增量商业化运作
旧改的钱从哪里来,一直是困扰旧改工作的一大难题。
对此,《意见》提出,支持按照规划,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居民同意开发运营机制、土地使用权属、利益分配方案的前提下,允许将建筑增量用于保障性住房、租赁住房和经营性配套设施的收益用以平衡改造成本,根据用途办理相应用地手续。
严跃进认为,这一点非常具有务实性。很多旧小区改造其实压力比较大,因为成本等比较高,市场化资源不愿意进入。
“通过建筑增量商业化运作的思路,能够使得很多新增加的房源用于商业用途,比如保障房、租赁用房等,自然增加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收入,开放商、建筑公司有动力加入,也能够吸引各类投资者或社会资本介入,这就具有非常好的市场优势,旧改工作也能更长效。”严跃进说。
在税收方面,《意见》也对旧改项目给予减免和优惠。
比如,在旧住房更新改造中,为社区提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的机构,提供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并减按90%计入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房产、土地,可按照现行规定,免征契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不动产登记费等。
“该措施使得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积极进入。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仅是一个建筑层面的改造,实际上也需要积极导入各类物业服务等内容。而通过此类税费减免,能够真正让各类社会服务导入,真正优化旧住宅的日常运营功能,这也是当前上海提高居住品质政策的重要体现。”严跃进表示。
此外,对于外界关注度比较高的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推进情况。《意见》提出,有序实施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按照“能加尽加,愿加快加”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以更快速度、更高水平、更大力度推进加装电梯工作。
《意见》还强调完善服务配套。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形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双向推进机制;推进加装电梯“一网通办”,实现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明确管线配套单位办事流程、办理时限和收费标准;鼓励“电梯设备+维保服务”一体化采购模式。
“加装电梯的售后维保是一大难题。截至2020年底,我国电梯总量超过800万台,2019年当年新增81.92万台。电梯数量增长较快,但电梯维保从业者人数与电梯数量增速并不匹配,缺口约在60万人左右。在全行业推广电梯‘保险+物联网’的按需维保模式或是好的解决方案。”龙闯电梯创始人兼总经理孙金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