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被质疑操纵可转债,林园独家回复一财:从未标榜自己是长线投资

时间:2021-04-23 19:44:38 | 来源:第一财经

“在可转债投资领域,我们从来没有标榜自己是一家长线投资公司。价位合适我们就卖了。我们没有杠杆,最多考虑的是公司的资金安全性。”

当面对媒体“操纵可转债价格”的质疑时,深圳市林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对第一财经独家回复道。

无从知晓可转债价格波动

嘉澳环保(603822.SH)4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3月19日至4月15日,林园投资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购买嘉澳转债共15.01万张,约占嘉澳转债发行总量的8.1146%。此次增持后,林园投资持有嘉澳转债共38.16万张,约占嘉澳转债发行总量的20.6254%。

按照嘉澳转债4月16日收盘价103.74元计算,林园投资持有的嘉澳转债市值在4千万元左右。

在此之前,林园投资已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购入嘉澳转债。

2021年2月9日,嘉澳环保发布公告称,林园投资于2020年3月13日至2021年2月9日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购买嘉澳转债共401980张,约占嘉澳转债发行总量的21.7%。

2021年3月15日,嘉澳环保又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3月15日接到林园投资通知,当天林园投资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嘉澳转债189570张,约占嘉澳转债发行总量的10.25%。

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数据显示,在林园投资减持前后,嘉澳转债价格波动巨大,3月15日当天换手率达到了701.37%,其后嘉澳转债更是走出一波六连阴。

有媒体质疑称,“短短20个交易日,林园投资便完成了多翻空,这和林园所说的“长线投资”风格格格不入。林园投资更是涉嫌操纵可转债价格。

林园对第一财经表示:“我们压根不需要去回复这些东西,这就是我们正常的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的灵活性,不涉及什么操纵市场。价位合适我们就卖了,跌到一个我觉得合适的价格了,我就买”。

林园表示,林园投资大概买了170多只可转债。

一位可转债专业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可转债价格大幅上涨当天,如果股票没有同步上涨,可转债价格波动基本上就是可转债自身资金层面的因素,和股票无关。

“嘉澳转债余额才1.85亿元,很容易大涨大跌。”上述可转债专业研究人士表示。

据林园介绍,林园投资在入手可转债时,经常会“一揽子”买入。

林园说道:“按发行金额来说,嘉澳转债在我们所有可转债投资标的里面排名是靠后的。价格在八十、九十、甚至一百元的可转债,我们都有投资”。

2017年11月16日,嘉澳环保公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结果,嘉澳转债本次发行人民币1.85亿元可转债,每张面值为人民币100元,共计185万张。

林园表示:“就和我们投资葵花药业的策略一样,我们本身的投资量很小,可是这些冷门股,稍微买入,就进入前十大股东名单了;稍微卖出,就退出了。”

公开信息显示,林园投资在2020年三季度退出葵花药业前十大股东行列。而在2020年第二季度,林园投资21号私募投资基金新晋成为葵花药业第十大股东。

投资策略未改变

今年以白酒股为代表的核心资产价格下挫严重,以林园投资为代表的私募巨头是否会把投资重点放在可转债领域?

林园对第一财经表示,并不会因为权益市场的波动而偏移投资策略。“权益市场好的时候,我们也一直在持仓可转债”。

不过,林园承认可转债投资“要稳妥许多,多了一个保底功能”。

林园说道:“可转债可以对行业进行配置,如果我们觉得正股价格不合适,就买可转债了。比如今年2月份,有很多70多元的可转债,它最终是按106元给投资者兑现的,只要公司不破产,我们认为长期风险是很小的。”

林园表示,林园投资从来没有标榜自己是一家长线投资公司,只要基本面发生变化,就可以出手。

事实上,根据上交所、深交所数据,公募基金、企业年金等资金仍旧是可转债投资主力。

根据2021年3月上交所发布的数据,上交所托管的可转债市值为3657.71亿元,持有比例最高的是一般法人,占比达到43.3%,一般法人中大多数是发行可转债企业的股东,通常以优先配置的方式持有,通过持有可转债能够避免股权稀释和利用可转债买卖获取收益。其次是基金,持有比例达到20.6%,之后依次是保险(6.8%)、券商自营(6.8%)、年金(6.6%)、自然人(5.4%)、券商资管(5.1%)、社保(2.9%)、QFII(1.6%)、信托(0.7%)、专户理财(0.2%)和其他(0.2%)。

根据2021年3月深交所发布的数据,深交所托管的可转债市值为1794.16亿元,基金持有可转债比例最大,为24.4%;其次是自然人投资者,占比22.5%;此外企业年金(15.0%)、一般机构(10.7%)、其他专业机构(7.0%)、券商自营(4.6%)、保险机构(3.3%)、券商集合理财(3.2%)、QFII(2.8%)、基金专户(2.4%)、社保基金(2.3%)、信托机构(1.0%)、RQFII(0.7%)。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