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人口持续保持增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出炉,揭开几十年间我国人口变化。
尽管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但截至2020年11月1日的过去十年时间,实现从13亿到14亿人的跨越。
此前,我国共计进行过六次现代意义上的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追溯至1953年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彼时全国大陆总人口5.82亿人,此后全国人口不断增长,1982年突破10亿,1990年、2000年及2010年相继超过11亿、12亿、13亿。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为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画像,也是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依据。七次普查数据中我国人口呈现出哪些趋势?计划生育政策下人口增长率经历了怎样的转变?跨越半个世纪,中国家庭规模和老龄化情况如何?
关键词1 人口总量
10年来继续低速增长
持续增长——可以说是我国总人口数量变化的关键词。全国总人口(包含港澳台)从1953年(截至6月30日24时)的6.02亿人增至2020年(截至11月1日零时)的14.43亿人,67年间总人口数量增长了近140%。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数首次超过10亿人,同1964年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比,18年间大陆人口(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年平均增长率为2.1%。也正是在这一年,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1982年12月被写入宪法。
此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缓,1990年、2000年、2010年的三次人口普查,大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8%、1.07%、0.57%。2010-2020年,大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下降0.04个百分点。
2010年普查数据显示的人口增长减速势头最为明显。1990年到2000年,我国大陆人口净增长1.32亿人,此后的2000年到2010年,我国大陆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净增长减少了超5600万人,年均增长率下降了近一半。
2010-2020十年间大陆人口增加了7206万人,与前一个十年相比略有下降,但基本持平。
●解读
育龄妇女数量或持续下降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我国人口增速放缓,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的持续下降,还有人们生育时间的推迟,以及生育养育成本的提高,这些都导致出生人口规模有所收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也是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
国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提出,我国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几乎熨平了生育周期,未来育龄妇女数量或将持续下降,进而拖累出生人口数量。1960年-2010年的50年间,我国育龄妇女数量基本是单调爬升,未来预计将会单调衰减,时间跨度也有可能达到50年。从当前潜在育龄妇女和即将退出生育年龄女性的数量来看,2018年,0-14岁的青少年女性有1.09亿人,35-49岁的育龄妇女有1.60亿人;在不考虑死亡率区别的情况下,未来15年将减少育龄妇女5100万,平均每年减少340万人。即使在乐观假设下,仍然出现新生儿数量长期持续减少的趋势。
关键词2 家庭规模
户均人口降至2.62人
67年时间,我国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由四口之家逐渐过渡到三口之家,2020年进一步缩小。
1953年、1964年、1982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均在4人以上,分别为4.33、4.43、4.41。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开始,每个家庭户降至4人以下,且人数稳定在3人左右。
家庭户规模数据显示,1990年为3.96人,2000年为3.44人,2010年降至3.1人,2020年进一步降至2.62人,比2010年减少0.48人。
●解读
低孩次生育成主流
对于这一变化,国家统计局表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低孩次生育已成主流选择。2014年和2016年,我国分别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但家庭生育意愿仅在政策放开的短期内得到集中释放,家庭户规模的增长并未持续很久。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国家统计局数据看到,平均家庭户规模在2010年之后继续降低,2013年、2014年平均家庭户人数降至3人以下;2015年有所回升,升至3.10人,2016年继续升至3.13人;此后又开始降低,2018年降至3.00人。
花长春提出,生育限制放开后的前几年,前期堆积的生育意愿或集中释放,短期新生儿数量有所增加,但随后会进入持续下滑的通道。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呈现负相关是国际普遍现象,但我国生育率低于全球普遍水平,出现这一结果的特殊因素主要是我国女性生育机会成本、托幼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高企。
关键词3 性别比
男多女少境况未改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占51.24%,女性人口占48.76%。
几十年间,尽管我国男多女少情况未改变,但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1953年普查结果的107.56降至2020年普查结果的105.07,2020年普查的总人口性别比与2010年普查基本持平。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看到,自2006年以来,我国总人口性别比已连续14年下降,2019年末,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
比起总人口性别比,更需要关注的数据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以女婴为100)。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离正常值且不断上升,2008年之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分别为108.5、111.3、116.9、117.9,呈现不断攀升迹象。其中,2004年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21.2,此后保持在120上下波动。2008年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下降趋势。
2020年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前两次普查结果有明显下降,与199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同,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解读
晚婚晚育波及出生率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是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问题之一。男女比例自计划生育后失衡,造成婚姻市场匹配困难,进而影响结婚对数。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813万对,2020年同比下降12.2%。
与此同时,晚婚晚育现象更加突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数据,中国出现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初育年龄推迟的趋势。从1990年到2017年,中国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推迟4岁多,从21.4岁提高到25.7岁,并呈现继续走高的趋势。育龄妇女的平均初育年龄从1990年的23.4岁提高到2017年的26.8岁。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出生率的进一步降低。任泽平提出,初育年龄每推迟一个月,大概会影响总和生育率下降8%左右。
关键词4 老龄化
老龄化进程加快
中国从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当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0.3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6.96%。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升至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升至8.87%。
近十年间,我国老龄人口占比进一步上升。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
●解读
养老金缺口压力增大
人口老龄化最直接的结果是使得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养老金缺口将日益增加。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范建军的报告,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有三大收入来源,保费征缴收入、财政补贴、投资收益及其他收益。将政府财政补贴剔除在外会发现,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自2015年起,已出现明显的资金缺口,而且资金缺口还有逐渐扩大趋势。如果再考虑个人账户普遍“空账”运行的情况,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更大。(记者 顾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