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特色小镇的活力表现,与其所在区位和产业类型十分相关。其中,浙江省114个省级特色小镇样本显示,它们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工作人群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的特征,该群体的收入也更高。
5月18日,《基于大数据的浙江省特色小镇活力评估报告》(下称《报告》)由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联合浙江省特色小镇研究会等机构发布。
课题组构建了“产业活力”“旅游活力”“社区活力”三位一体的评估框架,从单维度和综合维度两个层面对浙江省前三批114个省级创建特色小镇进行了全面评估,这是全国首个基于手机信令大数据开展的特色小镇活力评估成果。《报告》大数据来自三方面:脱敏后的手机信令数据,工商局企业注册信息数据和高德POI数据。
从人口聚集度而言,评估结果显示,特色小镇的工作人口规模均值在3700人左右,居住人口平均规模2800人左右,访客人口规模则大多集中在31000人左右。其中,工作人口集聚度均值在0.22,即提供了小镇规划范围及其1公里辐射范围内22%的就业机会;居住人口集聚度约在0.19,访客人口集聚度均值在0.30。
从产业活力评估结果来看,在政策扶持优势和产业集群效应下,浙江省特色小镇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从类别来看,金融类特色小镇的月均新注册企业数量领先。其中,浙江省第一批和第二批特色小镇的企业集聚效应相对更为明显。
在工作人群画像上,特色小镇呈现出多个特征。例如,特色小镇的工作人口一般同时具有高收入、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征;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以及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工作人口占比,均高于所在区县常住人口的平均水平;工作人口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等。
对于特色小镇工作人群高学历年轻化的特征表现,课题组负责人、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蔚文对第一财经表示,特色小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因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应运而生的创新创业平台,通过产、城、人、文结合,或通过“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建设,打造更加适宜创新创业的环境,从而吸引到创新人才。相较其他产业,金融、数字经济类小镇的高技能人才会更多一些。
而旅游活力评估结果显示,特色小镇访客人口聚集度均值在0.3,即吸引了特色小镇规划范围及其1公里辐射范围内30%的访客;从浙江省内访客来源地来看,本市居民是特色小镇访客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平均占比高达87%;从全国访客来源地来看,省外访客大多来自于长三角地区、河南、江西、广东等地区。高端装备制造类小镇的访客来源地范围较大,旅游类小镇的访客来源地范围相对较小。
张蔚文告诉记者,对于特色小镇而言,旅游的作用是隐性的,从某种角度讲,旅游是为实现产、城、人、文结合而服务的,在公共服务配套上大致有个参照,而产业才是特色小镇的灵魂所在,“从我们的评估结果看,特色小镇的产业聚集趋势总体上是趋好的”。
此外,餐饮服务是评估特色小镇配套设施完善程度及其社区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餐饮服务在中心城市的主城区区域POI集中程度最高,在市内呈现一中心、多副中心模式。从2018~2020年特色小镇外延1公里内餐饮服务POI密度变化可以看出,餐饮服务在金融、数字经济、时尚、健康等类型的特色小镇集中程度相对较高。
当天的发布会上还揭晓了浙江最具综合活力的十大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分布在杭州、宁波、舟山和丽水,分别是:上城南宋皇城小镇(杭州)、海曙月湖金汇小镇(宁波)、滨江互联网小镇(杭州)、普陀沈家门渔港小镇(舟山)、拱墅运河财富小镇(杭州)、鄞州四明金融小镇(宁波)、滨江物联网小镇(杭州)、江北前洋E商小镇(宁波)、镇海新材料小镇(宁波)、缙云机床小镇(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