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安徽和辽宁两轮筛查的结果来看,这起疫情规模不会太大,不会出现像今年年初那样的规模。”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
5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吴尊友解释说,从发现病例到最早的传播,大概有一个最长潜伏期。但从5月14日安徽通报的10个病例的双抗体检查来看,抗体都是阴性的,也就是说感染的时间不长。
从感染病毒到出现抗体需要多久?
1月22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发的一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特异性抗体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进展》文章称,多项研究发现,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含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发病后(或首次核酸检测阳性后)1周内就可以检测到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约为11.1%~50.0%;发病后第2周,特异性IgM抗体水平上升达到或接近峰值状态。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所指出的新冠肺炎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来推算,结合在安徽发现患者的时间,可以推算出患者感染病毒的时间约在14天前,即为四月中下旬。
但是安徽患者没有抗体的出现,也从侧面也回应了安徽的病例没有接种疫苗的事实。
吴尊友认为,中国近期没有本土传播病例,也就是说,出现聚集性疫情的病毒一定是来自境外感染的人,或者是污染的物品,溯源工作正在调查当中。他表示,安徽、辽宁病例的病毒基因序列完全相同,是在同一个传播链上的。
对于引发安徽、辽宁疫情的是否为社会存在的无症状感染者,吴尊友表示,在社会层面不会长期存在无症状感染者,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比较小,通常是有长时间频繁接触才可以造成传播,通常是家庭的共同生活,或者一起共同劳动。而且,无症状感染者也不会连续传播一代、二代。“如果即使传播一代二代,没有临床病例的话,它就会自动终止了。如果出现临床的病例,可能引发局部的疫情。”
吴尊友表示,这次疫情再次提醒,警钟要常鸣,防控措施不能松懈,每个老百姓还得坚持常态化防控的各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