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三湾一弄,就是潘家湾、潭子湾、朱家湾和药水弄。三湾一弄集中在苏州河普陀段的两边,因为距离挨得比较近,逐渐形成了近代上海城市史上规模最庞大、最集中的一片棚户区。其中,药水弄得名于江苏药水厂。到今天,江苏药水厂的一栋房子还留着。”
10时许,阿松带着“城市考古”的队伍,从长寿路地铁站出发,沿着常德路向北,边走边讲述周边区域、建筑的历史。来到常德路宜昌路口,他指向斜对面同济大学二附中的校园。
“在菁华楼的前面,那栋斜屋顶的矮房子,就是当年江苏药水厂的大班住宅。”
说着,他在微信群里分享了一张老照片,“这是大班住宅在清末时候的模样。”
二十多人的队伍在路边稍作停留,引起了旁人的注意,一位商店里的营业员阿姨听到阿松的话,也小声对身边的人说起,“我家当时就住在药水弄,我爸爸就在药水厂上班。”
几位队员回头看看她,随后相视一笑,记下了这个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短暂瞬间。
这天是5月29日,“五五购物节·品质生活直播周”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在为期一周的活动列表中,既有衡复风貌区深度游、老上海历史线路大揭秘,也有各类人文之旅、红色之旅等漫步城市的行走项目。与此同时,在主题活动之外,更多的城市行走活动正在上海的街巷里此起彼伏地各自展开着,“城市考古”就是其中之一。
阿松和徐明共同创立的“城市考古”持续至今已有2年半,根据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统计,他们已经举办了150多场城市行走活动,时至今日,以每周两次的频率持续着……
每次,阿松都会带上iPad,与队员们一起通过历史地图、历史照片和现实场景相结合的方式走读城市。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及徐汇、黄浦、静安、长宁、虹口、普陀、杨浦、浦东,又开始向闵行、松江、青浦、嘉定等郊区扩展。随着城市的更新与变化,他们的行走路线也会不断升级换代,据阿松统计,目前积累的成熟路线有40多条。
持续的行走,让对于城市历史、文化感兴趣人们汇聚在一起,这几年,徐明与阿松见证了人们对于城市行走的热情的发展,也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本身的不断蜕变……
街头热潮
城市行走,又称为“CityWalk”,很多人认为它发源于伦敦,创立于半个世纪之前的行走伦敦(LONDON WALKS)也常常被视为最早提供此项服务的专业旅行机构。目前它运营着100多条行走线路,每天都会开设十几条或数十条,其中最成功是一条追踪开膛手杰克的夜游路线。城市行走这种概念的兴趣是源于“像当地人一样旅行”(travel as local)的理念,通常会有一个行家带队,带领大家体验城市街道,了解文化历史背景,或者品尝美味小吃。
城市行走的另外一个渊源,是日本的考现学,或者称为路上观察学。它发源于上世纪30年代,兴盛于上世纪80年代。起初由日本艺术家倡导,有反对消费主义的倾向。如今,随着网络的发达,在项飙所谓“附近消失”的时代,它在中国开始流行,成为人们体验、融入“附近”的一种方式。
城市行走这种方式,在一个具体城市的兴盛,同样也包含着人们对于该城市迅速发展变化的关注,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想象和怀旧。
这些年,最火的当属衡复历史风貌区。这个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最多、历史风貌格局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本就拥有适宜步行的尺度。经历了武康路的整治、武康大楼的修缮保护、安福路上各种潮流店铺的入驻……这里成为最适合打卡拍照的旅行目的地。
去年十一,武康大楼所在路口的人流量达到日均2万人次。今年五一,武康路129号阳台上的蝴蝶结突然爆红,吸引到大量网友前来打卡,也引起一些关于扰民问题的讨论。
在这股热潮下,衡复历史风貌区从今年3月份开始推出了多条行走线路。3月30日午后,在安福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门口,数十人的团队又聚集了起来,一场漫步即将开始,漫步路线正是被称为“宇宙中心”的武康路。
作为衡复历史风貌保护的参与者、“漫步衡复系列”活动的主办方,上海衡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徐翔告诉第一财经,参与漫步的人当中有上海居民,也有外地游客,“这两年可能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时候,大家不出远门,也希望找一个地方玩一玩或者深度游,就会选择武康路、复兴路这些特色小路。但是,光是在路上看其实没感觉,因为他不知道这栋房子里住的是谁,最好有个人能跟他讲讲这里面的故事。然后他会觉得,原来我经常走过的路,还有很多我不了解的东西。”
据徐翔介绍,“漫步衡复系列”的独特之处是它会将区域内的保护建筑、名人故居、演出场馆、餐饮设施串联起来。根据不同主题设计路线,比如音乐之旅、戏剧之旅,还有一条路线是柯灵和他的朋友圈,会经过柯灵故居、巴金故居、张乐平故居、上海电影制片厂、衡复风貌馆等地点。趁着《流金岁月》的热度,他们还组织过电视剧取景地漫步活动。目前,“漫步衡复系列”每个月都会有几次行走活动,会通过“魅力衡复”微信公众号提前发布。
早在衡复风貌区自己举办的行走活动之前,携程也早已推出了多条针对衡复历史风貌区的行走线路。在携程的网站上,有多家平台供应商提供的50多项上海都市“漫步游”项目,包括外滩、城隍庙、新天地等经典旅游项目,也有武康路、愚园路、新华路、杨浦滨江等新晋网红街区,还有一大会址、四行仓库等红色线路,几乎包含了所有大众旅行目的地。与之相比,稻草人旅行的线路主打小而美的模式,在其官网上有13条上海的“CityWalks”路线,每个队伍的限12人参加,分享主题包括人民广场跑马场历史、虹口北外滩犹太人故事等。
近期,随着建筑可阅读的推进、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的改建和开发、建党百年临近带动的对红色历史的发掘,给城市行走提供了更多的目的地和可能性,也让更多组织者参与进来。
冷门不冷
早在“城市考古”诞生以前,携程和稻草人的城市行走项目就已经在持续进行了。阿松和徐明也注意到了网红街区的诞生,以及公众对于走街串巷的高涨热情。他们依然保持着冷静。
“我觉得蛮需要强调的一点,我们其实不是旅游,”阿松表示,“我在设计路线的时候,也会刻意避开旅行团会去的地方。一方面是我们自己从审美的取舍上比较喜欢冷门的东西,而且我自己也觉得,越是冷门的东西,反而越有关注的必要。”
在城市考古的行走路线中,也有位于衡复历史风貌区的路线,“但都避开了武康路、武康大楼,其实旁边那些路也都是有讲究的。”他们还有一条行走路线叫做外滩背面,在阿松看来,外滩的背面比正面更加丰富、多样,能够展现历史的深度、广度。每个月,他都会搭配几条热门路线和几条冷门路线,让他惊讶的是,很多冷门的路线,同样吸引到不少参与者。
4月底,阿松做了一场“闸北铁路以北”的行走,目的地是宝山路周边区域,火车站以北、彭浦新村以南这片区域,在他看来是一个绝对的冷门,这个活动选在周中举行,出乎意料的是,还是有20多人来参加。
“有一些人,这些年参加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的喜好、品位也一直在提升。你可能开始走武康路,后来发现自己更喜欢冷门的地方,去看那些不太知道的东西、马上就要消失的地方,哪怕这个地方很破旧、环境不太好。”
据阿松观察,来参加城市考古活动的人,大多数是上海人和在上海生活的外地朋友,他们都对上海有一些认同,也愿意更多去了解,“我不太喜欢新上海人这个词,只要你愿意融入上海,愿意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我觉得这才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在5月29日的活动参与者中,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说着上海话,回忆起自己的生活;也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几位是年轻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还有一位年轻的女士,在经过一个小区的时候,指着房子说,“我就住在这里。”
当天参与活动的有不少新人,对于阿松来说,也有不少熟悉的面孔。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男生曾经买了一张城市考古的活动年卡,他来到上海工作,准备花一年时间好好认识这个城市,“他真的几乎每次都来,还会用一个小本子做记录。我们的线路,你全部跟着走一遍,真的要花大半年时间了。我想一年以后,他会有很多的收获。”
“其实你回过头来想一想,上海毕竟还是冷门的地方比热门的要多,对吧?网红的地方其实也就是这么几个,大部分街道还都是很普通的地方。我想,从覆盖面的角度上来说,我们还是比大部分同类型组织要更广、更深一点。”
文化消费的纵深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上海,拥有历年公布的3435处各种保护等级的不可移动文物,拥有自1989年以来先后五次公布的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2003年,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确定了44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12个位于中心城区。2007年,又确定了中心城12个风貌区内的风貌保护道路共计144条,其中一类风貌保护道路有64条,它们被称为“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
近年来的“建筑可阅读”文旅融合工作当中也开展了一系列历史建筑保护活化工程,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走近、走进建筑。至2021年4月,全市有1039处建筑设置了2458处二维码。不少市民开始习惯于在惬意行走中“阅读”上海特色建筑和马路。随着黄浦江、苏州河的改造,以往的工业遗存地带正在一步步向公众开放,临河、滨江区域也变得更加宜人。与此同时,各个区、县、街道的文化旅游部门也在积极发掘文化、历史资源,制定微旅行线路,特别是红色文化之旅。
与政府的推动并行的,还有开发商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对于文化历史内涵的注重和发掘。上生新所、苏河湾地区,都成为了市民步行的好去处,上海总商会、四行仓库的修缮改造,加上既往邮政博物馆等热门地标,让苏州河这一段区域成为热门的城市行走目的地。
在这股潮流当中,城市考古也运用自己的积累,获得了不少合作机会。例如,在豫园百货天裕楼地下一层,他们根据历史资料还原制作了一个上海400年的历史微缩模型。在世界读书日,他们配合《南京路:历史与风景》的新书发布,设计和组织了两条微旅行线路,分别以“近现代文化地标”和“近代华商繁衍录”为主题。接受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的委托,他们正在编撰一本《苏州河地名故事》。
随着人们对于文化消费的渴求更为深入,城市考古的工作得到了更广泛的接受与认可。这也正是徐明一直想要达到的目的,“提升公众的认知水平,提升公众对城市的历史的了解和文化认同感。”
记忆的宿主
除了合作项目、复兴一段历史故事,对于徐明和阿松来说,更重要的,是为即将逝去的东西保留住记忆,这也是他们的初衷。
阿松从小生活在新村,但对上海的老房子情有独钟。2000年以后,他在澳大利亚读书,每次回到上海,都会发现日新月异的变化,这让他产生了一种紧迫感。他开始拿起相机,一片一片地将这个城市记录下来。在互联网上,阿松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开始更系统地收集与上海相关的历史照片、资料。2018年,他遇到了徐明,也运用城市考古的平台,开始联系到更多对此感兴趣的人。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变迁,他逐渐开始发现,自己拍摄的照片,也开始成为历史的资料,而城市考古的每一次行走,也成了城市发展的见证。
5月9日,他带着城市考古的参与者走了一遍顺昌路。5月30日,他们又去了白渡桥。
“关注的时间长了,也会在每次行走之间,完成某些街区的所谓旧改的一个周期。从它还没有动静、还是一个原生态的居住区,到动迁的消息出来、很多人开始讨论征收方案,再到拆迁的一步步进程。我们也是在见证这样一个周期的过程。”阿松介绍说,“白渡桥和顺昌路刚好就在周期的两个不同阶段,顺昌路上有一部分人已经搬走了,路的另外一半刚开始要征询,居民基本上都还在;白渡桥则是人全部都搬走了,但是房子还没拆,现在不能进去了,路还是可以走的。”
“有时候免不了会想,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办法,既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同时又把房子、把街道留下来。不是说,一定必须要这样,对吧?”
阿松常常会这样想,他在行走中也常会听到参加者的叹息,“他们会说,太可惜了。”而他能做的,是拍下照片,下一次行走的时候,拿出照片,或者细细回忆,这里曾经有过什么。
“你可能阻止不了这个事情发生,阻止不了老建筑变成一个新楼,但你肯定想要在它消失之前做点什么,去记录它,其实也是排除焦虑的一个办法,是一个心理上的需要,”徐明表示,“我们也会和当地人做一些交流,他们就是活着的记忆的宿主。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和其中一些居民建立了友谊,你会有想回去看看老朋友的感觉。然后,再去做更多记录,他们将来会怎么样?也不至于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行走的尾声,阿松带着队伍来到莫干山路M50创意园区附近,这里曾是信和纱厂旧址,解放后更名为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2000年之后成功转型为艺术创意园区。
这个城市还在发生新的故事,然而,也不是所有建筑、区域的转型都会一帆风顺。阿松指着旁边曾经名噪一时的网红项目“天安千树”,“这里曾经停工了一段时间,在那期间,树都长大了不少。”
在尚未开业的天安千树对面,月星家居的底层商铺也显得有些冷清。
“大概两年以前,这里的风格是非常赛博朋克的。他们大概是想做成香港的样子,做了很多广告牌,整条路都是黑乎乎的,只有霓虹灯在闪耀,特别有魔幻感。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那些灯都撤掉了。”阿松一边用iPad展示着照片,一边说道,“所以,其实莫干山路在后工业时代的园区转型过程中,也经历了各种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