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DP增速相对优势趋向减小的情况下,中国宏观政策应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1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在“2021年下半年中国宏观展望”圆桌论坛上提出上述观点。
他解释,作为经济率先复苏的国家,今年中国GDP增速相对于世界的增速优势会收窄。从预测数据看,中美GDP增速之差将从2020年的5.8个百分点收窄到2021年的2~3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在中国宏观政策回归常态化的同时,各大经济体的发展也将回归常态化,在此趋势下,中国宏观政策应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根据摩根大通的最新预判,2021年中国GDP增长的预测值为9.0%,较年初下调0.3~0.4个百分点。而在这9.0%的背后,是投资和净出口较去年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消费实现大幅反弹并成为今年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其中,全年投资、净出口和消费对GDP增速的拉动分别为2.4、0.2和6.3个百分点。
“整体来看,我们对今年消费复苏持有信心,但短期而言,中国消费复苏的强度和时间点仍取决于疫情防控、就业、居民收入和消费意愿的改善或修复情况。”朱海斌告诉第一财经,与美国相比,中国消费市场仍相对疲软。
截至目前,在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中,居民消费是唯一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宏观变量。
“这既有暂时性因素,也有长期因素。”朱海斌称,在暂时性因素方面,新冠疫情爆发后,居民出于预防性储蓄考虑,会增加储蓄率,进而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从长期因素来看,中国居民消费复苏疲软还与财政政策对家庭部门的支持力度不足有关。
“对比美国,当前,美国整体经济复苏的力度不及中国,但在居民消费上,却早已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这是因为美国的财政刺激政策包含了大规模的对家庭部门的直接纾困和救助政策,因此美国消费复苏的弹性优于中国,这一领先优势或将在下半年继续保持。”他进一步称。
就数值本身而言,他还认为,由于疫后消费复苏非齐头并进,而是从升级类消费品消费复苏逐渐转向零售品消费、线下服务型消费复苏,这一时间错位意味着难以在数值上形成合力。
展望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朱海斌表示,虽然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让市场对欧美等国家实施超宽松政策的外溢性担忧加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会考虑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降低进口物价水平。
“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并不能简单认为是经济过热所致。”朱海斌称,从全年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后续不具备持续上涨的基础,而央行政策利率也大概率维持不变。
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努力防止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对此,朱海斌认为,从中期来看,通胀有从生产端向下游消费终端传导的趋势。但由于核心CPI仍处于接近0的水平,全年CPI大概率维持在平均1.5%左右的水平,距离官方给出3%的目标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整个“十四五”期间,朱海斌指出,“结构性”变革是经济“内循环”畅通的主要发力点。从短期看,2021年经济增长动能将涉及三大关键性转换,也即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由投资转为消费,由公共投资转为私人投资,由房地产投资转为制造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