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疗效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业内专家认为,免疫疗法未来可能从肿瘤领域延伸到更加广泛的疾病领域,引领生物医疗行业的全面爆发。
6月18日,在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天境生物成立五周年的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裴钢表示:“肿瘤是免疫疗法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未来免疫疗法可能会对所有的疾病都适用,潜力无限。”
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了免疫治疗的试验田
裴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体系,而且互相作用,未来将不仅仅是肿瘤免疫,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通过免疫疗法进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一定会诞生世界级的医药公司。”裴钢表示。
在谈到资本与研发的关系时,裴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企业肯定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初创公司也肯定会受到资本的压力,但科技企业必须坚持一个底线,就是永远不能丢了科技。”
本月早些时候,天境生物正式在2021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大会)公布其自主研发的CD73抗体uliledlimab美国一期研究数据,结果印证了关于Uliledlimab与免疫检查点类药物联用提升肿瘤治疗协同疗效的推论。
CD73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到关键作用,成为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领域的热门靶点之一。资本市场也对天境生物的CD73抗体给予很高的期望值,天境生物过去一年股价累计上涨超过140%,近一个月股价上涨超过17%,目前市值突破56亿美元。
在谈到科研成果如何向临床转化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新冠对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也广受关注,中国华裔科学家已经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未来临床医生也期待与科学家深度合作,特别希望科学成果能加速向临床转化,快速服务于病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田志刚表示:“肿瘤免疫治疗开辟了免疫治疗的试验田,未来会向更多疾病领域进军。但目前国内主体的基础研究仍然滞后没有跟上,全社会都在期待新靶点和新技术的出现,这是最大的挑战。”
田志刚表示,相较于基础研发而言,目前风投资本和外包服务已经比较成熟,未来的创新需要专业运营以及管理人员和科学家共同合作。
呼吁资本投入更多原始创新
裴钢也呼吁资本投入更多真正的原始创新技术。他表示:“中国生物医药的发展离不开好的资本和投资人的推动,中国能否做出引领世界的First in Class的创造药,资本也将起到重要作用,资本与科学家加强合作,是减少投资风险最有效的方法。”
天境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臧敬五博士在创立天境生物之前,曾在GSK担任全球副总裁,还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联合主任。臧敬五表示:“天境生物将由一家纯研发医药公司逐步成为一个全产业链企业。”
臧敬五还表示,公司未来将通过新型的技术平台来开发“超级抗体”,这将是公司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与国际上顶尖技术公司的合作,未来将会考虑用mRNA技术来做一些肿瘤药,这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技术,只需要在人体内注入这种基因分子,所谓的超级抗体,将会是一种革命性的分子。”臧敬五透露。他表示,今年年底前,天境生物有望宣布10个左右的新兴生物技术平台,支持“超级抗体”的研发。
基于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新冠疫苗的研发成功,不仅为其他疫苗使用该新技术铺平了道路,而且还可能将其用于治疗囊性纤维化、癌症和其他难治疾病。过去一年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正在流入mRNA疫苗和相关疗法的研发,一场基因疗法革命正在发生。
医疗设备制造商丹纳赫公司周四宣布,将以约96亿美元的全现金交易收购美国疫苗厂商Moderna的供应商——生物技术公司Aldevron,后者为Moderna供应生产mRNA疫苗所需的DNA质粒。
康桥资本首席执行官、创始人傅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该公司也对mRNA等新兴技术表现出兴趣。“中国生物医药公司的发展得益于这个时代,我们期待看到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在中国诞生。”傅唯表示。康桥资本是天境生物的早期投资人。
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兼CEO包凡表示:“创新是资本追逐的永恒主题,生物医疗行业要有硬核创新,而不是模式创新。我们关注创新引领,希望通过资本赋能,加速生命科技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