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制造业价格快速上涨得到初步遏制,6月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由升转降。
国家统计局30日发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较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保持在51%左右,经济继续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6月份PMI指数继续小幅下降,但仍保持在荣枯线之上,表明经济继续保持平稳恢复态势,但回升势头有所减弱。新订单指数小幅提高而出口订单指数小幅下降,反映内需与外需有此涨彼消的转换苗头,总需求回暖仍较为缓慢。
分项指数显示,6月最突出的变化是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措施效果开始显现,原材料价格涨势减缓,有利于稳定市场需求。
数据显示,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大幅下降11.6个百分点至61.2%,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下降3.7个百分点至61.1%。原材料价格增速减缓也带动产成品销售价格增速放缓,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下降9.2个百分点至51.4%。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表示,6月份,有关部门促进大宗商品保供稳价的措施效果开始显现,市场炒作因素有所降温,前期快速上升的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但6月份的购进价格指数仍处于较高水平,高于出厂价格指数9.8个百分点,该差值已连续7个月保持在10个百分点左右。
文韬表示,这表明企业原材料价格增速连续明显高于产成品价格,企业利润空间压力较大。预计原材料价格上升势头将持续到三季度,企业利润空间将继续承压一段时期。
6月份生产指数为51.9%,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近期部分企业生产活动受到芯片、煤炭、电力供应紧张以及设备检修等因素影响,生产扩张放缓。
需求方面,6月份虽然局部地区疫情反弹,但产品销售价格增速放缓对需求有一定提振作用。市场需求整体延续稳中有升势头,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至51.5%,连续13个月保持在51%以上,经济内生动力较为稳定。
在市场需求上升、经济稳定恢复的带动下,企业用工需求也有所上升,吸纳就业稳中有增,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至49.2%,在近年同期中处于较高水平,对基本民生有较好保障。
尽管市场需求持续处于恢复通道,但企业获得感仍有所不足,且需求回升增速有减弱迹象,二季度新订单指数均值较一季度均值下降0.9个百分点。
其中,外部需求下降较为明显,6月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至48.1%,连续3个月下降,且连续2个月运行在收缩区间。6月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上升3.3个百分点至36.3%。
张立群表示,需高度重视多种因素决定的出口增长高位回调,着力增强扩大内需政策的实际效果,切实推动市场需求持续回暖,支持国内大循环全面畅通、巩固经济全面回升向好的基础。